【五四百年·追梦青春】产科男医生刘淼:从被孕妈拒绝到“妇女之友”
2019-05-03 16:18:08??来源:未来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王培欣 |
68床坚决要求剖腹产,问她为什么,他说怕痛。”正在值班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淼问这名产妇为什么不用镇痛分娩。结果告诉他,“姐姐因为打了镇痛腰疼了多年。” 实际上剖腹产和镇痛分娩都是在腰上打麻醉,而且用药量比镇痛分娩还大。”刘淼说:“这名产妇的姐姐使用的是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目前较普遍、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式。” “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刘淼感觉到,当科学与伪科学遇到的时候,就会发现普及科学的重要性。 从被孕妈拒绝到“妇女之友” 2002年,因为在妇产科室实习时的优秀表现和他个人兴趣,刘淼留在了妇产科,成为一名产科男医生。 从业之初,刘淼因年轻,遇到过产妇和家属的拒绝,产妇不愿意脱下裤子上检查床做检查。还是在指导老师一番解释后,患者最后才接受了。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长久以来,我国一些民众甚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都认为,妇产科是男性的“禁地”。 在全国的妇幼保健医疗机构中,男医生的比例低于全国执业医师的平均水平。 刘淼告诉记者,国内目前,只有在大城市、大医院里,才会有较多的妇产科男医生。而为了避免一些医疗纠纷,包括北大深圳医院在内,不少妇产科都严格要求,男医生不能与女病人单独在一起,诊疗时边上必须站一个女医生或者女护士。 事实上,相较其他科室,产科会遇到产妇大出血、羊水破裂等情况。刘淼认为,男性的体力和心理素质更好,会让他们在妇产科更有优势。 3月22日,正在值班的刘淼被紧急喊到产房。一名胎儿的心跳突然下降,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心跳,新生儿可能出现重度窒息甚至死亡。一番抢救后,婴儿挽回了生命。 事后,刘淼告诉当时一同参与抢救的同事,其实自己心里也感觉没底,但内心不断暗示自己不能慌也不能乱。脸上表情要镇定,因为自己一慌,大家就更慌了。 在妇产科的工作经历,让刘淼最大的感触就是“妈妈非常不容易”。于是,刘淼通过开通“淼哥故事会”自媒体的方式,记录和科普妇产科医学知识,帮助社会理解妇女。他也因此被粉丝称为“妇女之友”。目前,他的公众号已经有28万名粉丝。 刘淼称,许多丈夫认为妻子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产妇在这个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要耗尽所有的力气、失去尊严,甚至要面临生死考验。刘淼希望,“每一个男人都亲眼看一下老婆生产的过程”。这样男人会更加理解、尊重和爱惜自己的老婆。 刘淼说:“因为她们真的都是用生命、用爱去生育后代。” 在产房见证17年生育观念变化 今年是刘淼当妇产科医生的第17个年头,刘淼还记得,刚工作时,遇到的产妇大多都要求做剖腹产。为了劝不适合做剖腹产的产妇顺产,常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做剖腹产,行,但是你要记住,曾经有一个医生苦口婆心地告诉你不要剖腹产。” 近年,情况却反过来了。3月22日,刘淼遇到一名骨盆较窄的产妇,出于风险考虑,刘淼推荐产妇优先使用剖腹产,但产妇却认为顺产恢复快,一再要求顺产。 刘淼只得一面给产妇使用缩宫素和COOK双球囊辅助其顺产。另一方面,刘淼等人也一直守着她,做好随时剖腹产准备。好在虽然顺产产程较长,母子最终平安。 “对医生来说,顺产和剖腹产没有哪个是更好的,母婴安全是第一位的。”刘淼说:“手术是越做越怕”,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表面上看起来是同样的一件事情,但过程中会遇到大出血、要不要切子宫、要不要保命的问题。 “如果为了1%的机会就去冒险非常容易失败。凡事尽善尽美不见得就是最优化。”刘淼说:“当医生做到一定时候会发现,医生并不是万能的。要懂得承认失败,承认自己的不足,懂得及时收手。” 生育是女性的权利,过去的一段时间,艾滋病感染者往往被建议不要孩子。“得艾滋病的产妇有一批是因为从事性工作或吸毒人群,本身对于健康的认知度比较低。”刘淼称,她们一般不会到大医院,而是去小医院生孩子。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艾滋病产妇也倾向隐瞒病史,当快生产的时候才告知医生有艾滋病,造成婴儿也感染艾滋病。刘淼称,如今通过普及常识、定期产检,相当一部分身患艾滋病的产妇,可以成功实现母婴阻断。 事实上,能够遇到艾滋病产妇的概率一年可能只有2、3例。刘淼刚工作时,乙肝患者比艾滋病患者数量要多得多。 过去因为缺乏样本数据,认为通过给大人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通过剖腹产而非通过产道分娩、不喂奶等方式可以减少乙肝传播,但后期通过大样本追踪发现这些都是没必要的。 随着医学进步,乙肝被认为可防可控。刘淼称,通过给大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给孩子注射乙肝疫苗,定期随访,可以让乙肝病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乙肝的母婴阻断经过了失控、恐慌、避讳到现在的理性的发展过程。”刘淼表示,艾滋病的母婴阻断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只是目前,艾滋病还处于避讳的阶段。 从艾滋病、乙肝患者不敢生、躲着生到现在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成功生产;从以前忍着疼生孩子到现在的无痛分娩……17年里,刘淼见证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 医学世家 传承济世救人杏林精神 这让刘淼开始思考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教会人们如何理解生命,教会患者如何接受不可抗拒地死亡规律,有时候比精湛的医术更重要。 临终关怀不仅旨在使临终者舒适、平静、不留遗憾地走完人生,更体现出维护临终者尊严,也对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少遗憾和痛苦。 “摸头是长辈,摸手是朋友,摸肩是同事”他认为,医生对患者表示慰问时,手放在不同地方,言语措辞的细微变化,都会让患者体会到“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所以他认为,对患者的临终关怀,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规范动作及语言。以便医护人员真正走入患者的内心,帮助他们减少心理痛苦。 “能直言不讳地谈论死亡,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也能促使患者为自己的后事做妥善安排”他认为,通过死亡教育的学习,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体面而有品质的走完人生最后阶段。 目前,他正在通过出书、演讲、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形式,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推广死亡教育,宣传人文医学的重要性。 传递:拿着话筒上电视推广死亡教育 通过17年的耕耘,刘淼的医术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有一年,在妇科办公室,有位老人家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进来,问谁是刘淼医生。 老人家说当年她女儿生孩子,到了最后时刻,精疲力竭,小孩的胎心也不好,是刘淼拉着她女儿的手,一直鼓励她,帮助她,最后顺利把宝宝生下来了。今天去儿科看病,顺道过来看看刘淼。从楼上找到楼下,就想让孙女亲自对刘医生说声谢谢。 当小姑娘走到面前,眨着明亮的眼睛说:“谢谢叔叔。”那一刻,刘淼说自己感到无比快乐。 刘淼出生于医学世家,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对于他要当一名妇产科医生的选择,家人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刘淼的高祖父是一名中医,有很多古书、古方,无论外科、内科、妇产科都要看。父辈在给刘淼讲家族故事的时候,曾听过高祖父有一次遇到过产妇大出血。“当时产妇人快不行了,但高祖父通过熬一些中药,让她服用后,血就止住了。” 因为底下孩子多,刘淼的曾祖父就给每个人单独传一门,传给刘淼爷爷的就是妇科和儿科。 刘淼的父亲学的是西医,但由于刘淼的爷爷从小让父亲背古书、古方,学习针灸,因此父亲也会把脉,扎针灸、抓中药开方子,能将中西医结合起来。 但到了刘淼这一辈,中医接触的就少了,属于完全的西医。刘淼认为,中医相当于太极拳,西医相当于泰拳。非要将太极拳和泰拳去比,就等于以已之短,攻彼之长,应该要将中西医结合。 刘淼至今仍然记得父亲曾告诉过他的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做医生不可能太穷,当然也不可能太富,但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医生是和病人的痛苦打交道,利用病人的痛苦去挣很多钱是不对的。”刘淼称,自己的祖辈行医时,无论病人有没有钱都会去帮忙救治。而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即便再穷的人,也都会送一些自家产的鸡蛋表达感谢。生于医学世家,刘淼认为,这样的“杏林精神”正是留给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有不少医生总是说自己受委屈了,但其实病人何尝也不是受委屈了”,刘淼表示,面对医患矛盾,医生和患者之间都要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地展示事件的过程,更平静地看待事件。 正值盛年,刘淼希望,与自己一样的青年医生们可以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将一些更先进的技术、理念让更多的同行人知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个人来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去宣传医生,让医患双方可以有更多的理解、配合。 刘淼说:“帮助别人永远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
相关阅读:
- [ 05-02]【五四百年·追梦青春】“鲜肉”军医张彦:跨越硝烟与生死
- [ 05-02]“中国诗歌的脸”纪念“五四”百年展暨宋醉发像诗作品展举办
- [ 05-02]短视频|五四百年,别样环境,同样梦想
- [ 05-01]新华社评论员: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 [ 05-01]“五四”百年,365bet官网:发出时代号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