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2019年12月31日
分享
第53期 泉州北管:古乐情缘两岸传
  • 94岁的泉州北管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庄明加(左)演奏二胡。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 在泉港区黄素石楼古建筑内,新成立的民间乐社为游客进行北管展演。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 2017年,台湾彰化县湾仔口枫湾宫玉凤园在泉港文化中心表演台湾北管戏《走三关》。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 泉州北管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庄炳文在公益培训班上课。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临近寒假,位于泉州市泉港文化中心的北管传承保护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碌起来,联络当地北管专家艺人、准备新的北管曲目、登记报名的学员……据介绍,每年寒暑假,传承中心都会组织开展公益培训班,吸引数百名学生参加北管音乐课程的学习。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北管糅合了闽南、莆仙等地丝竹音乐风格,是两岸民间共同的文化遗产,受到两岸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得益于两岸北管艺人的创新传承,泉州北管这一门民族艺术在现代文化交流的浪潮中,逐渐焕发生机。

“天子传音”,集合南腔北调

在泉港区黄素石楼古建筑内,新成立的民间乐社为游客进行北管展演。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尤其是泉港的北管,又名小曲、小调、曲仔、北曲,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泉州曲艺“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17世纪起,北管随着先民迁徙的脚步,传到宝岛台湾。

“北管音乐源自北方明清江淮小调及江南丝竹乐,在明清时期通过海运与难民迁移等方式传入泉州地区,后面在泉港融入了闽南元素与莆仙音乐等,渐渐成了一种独特的乐种。”提起泉州北管,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宗训如数家珍,自少时接触北管以来,这段“不解之缘”持续了60余年。

泉州北管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宗训(左二)和林朱法(左一)参演北管微电影《拾相思》。东南网记者 林杰 供图

据刘宗训回忆,10岁的时候他在镇上理发店听到理发师傅用京胡演奏北管音乐,就被那悠扬婉转的阵阵弦音迷住,萌发了学习北管的念头。“当时称北管为‘弦箫管’,第一次这么近看北管演奏,我十分兴奋。”与北管的初次邂逅令少年刘宗训激动不已,征求家人同意后,他下定决心向理发店里的北管艺人学习北管。

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曲即声乐曲,谱即器乐曲。演奏乐器有十余种,主奏乐器是京胡与笛子,其他还有伬胡、双清等本土的乐器,表演乐队人数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往往边唱边击打乐器进行伴奏。刚开始学习北管,刘宗训接触的便是打击乐器的教学,随后开始学习工尺谱。

“很多人说从北管音乐中既听出了江淮小调的元素,还有闽南与莆仙音乐的风格,传统名曲谱《三板、将军令、太平歌》及人们常唱的《采桑》等名曲,既分别带有京剧西皮、二黄的韵味,又有江南和广东音乐等的声律,‘南腔北调’优化组合,这恰恰就是北管音乐的特点与优势。”刘宗训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北管在泉港较为盛行,纪念庆典、婚喜、寿喜、祭祀等活动,北管都能助兴、烘托气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同样地,与福建一水之隔的台湾,北管对当地音乐和民间风俗影响很深,那时也是常见于迎神赛会、阵头,以及歌仔戏、布袋戏表演。

“台湾北管是闽南这里的先辈带传过去的,目前台湾北管还保存着当时的原汁原味,业界称为狭义的北管。泉港这边的北管已逐渐融入现代的元素,被称为广义的北管,不管如何,两岸北管算是同根同源。”台湾彰化县北管专家李文政说。

同枝双花,两岸携手并进

黄嘉辉收集整理的部份手抄版泉州北管工尺谱。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据悉,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是北管最流行的时期,声名远播至东南亚等地。但此后由于历史原因,北管乐器和传抄的谱册流失较多,北管在泉港濒临失传。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短暂沉寂期的北管再度迸发出生机,收获了更多人的关注与保护,其中就包括现任泉港文化馆馆长黄嘉辉。

黄嘉辉于20世纪90年代毕业于师范学校音乐专业,那时正逢泉州市相关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对北管进行抢救、整理与保护。在校学习期间认识北管的黄嘉辉意识到其音乐价值,在返乡任教的业余时间开始了对北管20多年的采集和研究工作。

闽台“三同文化”暨2015年海峡两岸北管音乐文化交流演出现场进行的北管表演。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北管在明清时期传入泉州后,经过人员迁徙、移居等,这项艺术传入台湾等地,这些地方的北管音乐与泉州北管应该也有所联系。”1991年,黄嘉辉向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原所长、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第一届董事长许常惠寄去一封信,里面包括泉州北管的详细材料,并希望其回寄部分台湾北管材料,以共同交流探讨。

不久后,黄嘉辉就收到了许常惠寄回来的“惊喜“——包括一本王振义著的《台湾北管》在内的台湾北管珍贵资料。有了这些资料,黄嘉辉废寝忘食地展开研究,“现在台湾民间仍流行北管戏曲和唱腔,台湾的北管有4大类,包括北管戏、曲仔、弦谱、牌子等,其中就有不少和泉州北管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而由于两地民间民俗民风的差异,两地北管也展示出了不同的魅力。比如泉州北管受莆仙戏影响比较重,而台湾北管受到歌仔戏影响比较重,可以说二者是同一棵树上开出的两朵‘并蒂花’。”黄嘉辉说。

和泉州北管一样,台湾北管也面临着如何更好传播、是否后继有人等难题。此后十余年间,黄嘉辉又陆续与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曾永义等人就泉州与台湾的北管音乐文化进行交流,2009年,海峡传统文化?北管交流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包括黄嘉辉在内的一批参与保护、发扬北管文化的音乐工作者参与其中,两岸学者从北管的源流、艺术形式和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两岸北管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在会上得到了深入挖掘。

2017年,由两岸北管专家学者共同创作完成的北管乐舞《过台湾》在泉港首演。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2012年10月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泉州北管首次与台湾北管乐团同台演出;2014年,第二届海峡传统文化北管学术研讨会在泉港召开;2017年,由两岸北管专家学者共同创作的北管乐舞《过台湾》在泉港文化中心温馨上演……两岸在传承北管文化上携手并进。

古曲求变,传承创新不辍

94岁的泉州北管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庄明加(左)演奏二胡。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采访期间,记者拜访了泉州北管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庄明加。94岁高龄的老艺人在近乎失聪的状态下,现场演奏了一曲北管经典曲目《百家春》,技艺依旧娴熟。从艺80载的庄老,近年来在多个培训基地教传北管技艺,培训了上百名学员。

“传统作坊式、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北管人才培养亟待改变青黄不接的局面。”庄明加表示。

早在2010年,泉港区就将北管传承与保护基地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在泉州艺校开办了首届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职大专班。这一专业至今已培养出2届13名毕业生,分赴泉港各地学校担任音乐老师,专攻北管教学。

聊起当年报考的初心,郑慧慧说,北管是泉港的本土艺术,“越了解它,就会越喜欢它”。如今,她在泉港区峰尾中心小学担任音乐老师,逢周末和暑假,她会到北管传承保护中心上课。“传承与发扬北管我们责无旁贷。跟我学北管的既有孩童也有成人,只要感兴趣、用心学,就是一份传承的希望。”

泉州北管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庄炳文在公益培训班上课。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自2015年暑期至今,泉港区持续开展北管公益传承培训班,聘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教学,所有学员免费学习北管音乐,每年可传承300人次以上。培训中,作为带头人之一的刘宗训注重“老艺新学”,将传统音乐中的工尺谱与五线谱融合,并结合社会热点重新创作,拓展传播面。由他创作的北管曲目《孝廉赞卢琦》深受年轻人喜爱。  

2017年,台湾彰化县湾仔口枫湾宫玉凤园在泉港文化中心表演台湾北管戏《走三关》。东南网通讯员 刘泽阳 摄

值得一提的是,由泉港和台湾合作创作的北管乐舞《过台湾》,融合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北管从坐唱演奏走向舞台艺术,为曲艺界津津乐道。“在北管演奏中融入表演,能够激发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李文政评价说。2019年7月,彰化花坛御夆阁乱弹剧团在泉港献演的《渭水河》,就在音乐中加入故事情节,表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两岸在共同探寻北管保护与传承的路。我希望,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最大限度保护这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黄嘉辉表示,多元文化既带来冲击也带来机遇,相信北管艺术依旧能生生不息。(东南网记者 傅心玫 陈培源 林杰 通讯员 刘泽阳)

自2015年暑期至今,泉港区持续开展北管公益传承培训班,聘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教学,所有学员免费学习北管音乐,每年可传承300人次以上。培训中,作为带头人之一的刘宗训注重“老艺新学”,将传统音乐中的工尺谱与五线谱融合,并结合社会热点重新创作,拓展传播面。

近年,由泉港和台湾合作创作的北管乐舞《过台湾》,融合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北管从坐唱演奏走向舞台艺术,为曲艺界津津乐道。

“两岸北管艺人,共同在走一条兼具传统、保留、创新、传承的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最大限度地保护这门富有生命力的民族艺术。”——泉港文化馆馆长黄嘉辉

记者 傅心玫
记者 陈培源
记者 林杰
编辑 林雯晶
昵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