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上》中国航空人首登话剧舞台
2019-03-19 16:2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
四川人艺大戏亮相2019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新京报采访主创聊幕后创作 《苍穹之上》中国航空人首登话剧舞台 3月8日-9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演出的现实题材话剧《苍穹之上》作为2019年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开幕大戏在首都剧场上演。《苍穹之上》这部作品是首次用舞台艺术的形式,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大发展阶段中国科研人员锲而不舍研发创新的故事,也再现了我国新型战机艰难的研制历程。 《苍穹之上》汇集国内一流的创作力量,由唐栋、蒲逊、甄进担任编剧,傅勇凡担任导演,四川人艺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齐聚一堂,历时三年精心打造。选取运-20研制人员为主角,以细致入微的人物情感和具有四川地域特色的生活化情节,不紧不慢地从平凡之处逐渐展开一幅宏大的民族自强的画卷。 据悉,在结束了首都剧场两场演出后,剧组将继续走进北京高校,于3月11日至13日、3月15日至16日,相继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演出。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这部作品,记者分别采访了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鸿亮,《苍穹之上》的编剧唐栋,导演傅勇凡,听他们聊一聊这部作品诞生的过程。 1 四川人艺历时三年打造 北京演出之前,《苍穹之上》曾在成都和绵阳等城市连续演出8场,反响强烈,并获得国内专家和观众的肯定。对于作品的创作初衷,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鸿亮认为,现实题材创作一直是四川人艺艺术创作规划里的重要选项,因此三年前四川人艺就组织策划队伍去进行题材的调研论证,发现就在他们生活的周边,如中国的航天工业就有很多感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罗鸿亮以及策划团队的成员,因此他觉得可以从写身边的故事和熟悉的人入手,他表示,“我们创作该剧更重要的是要向人们描述航空战线以及由此而引申开来的我国各条战线科研人员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忘我奉献的家国情怀,也希望通过该剧把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向改革开放40年汇报,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在三年的创作过程中,编剧唐栋与另外两位编剧蒲逊、甄进仅对这一题材的前期采访工作便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唐栋看来,这些年来话剧舞台鲜有正面直接表达航空人创业奉献的题材出现,因此当四川人艺邀请他们一起创作的时候,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唐栋表示:“我们前期采访做得很细致,技术的问题都是严格地按照实际工作生活当中的真实面貌进行描写,三人分工采访,一起研讨剧本的结构,列出剧本大纲。” 2 故事贯穿三代航空人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领域,航空工业并不被多数人所了解,话剧《苍穹之上》塑造了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航空工业人,他们一方面是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普通中国人的代表,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有过困惑有过妥协,但更多的是对事业的坚守。在剧中,这些国防科研人员面对改革开放之初、下海大潮兴起,因为转型期经济上的困境,不得已制造一种流行于四川的“耙耳朵”自行车维持生计,有的人打算到南方经商,但他们听说“型号战机”工程立项,立即抖擞精神,共同投入到研发中。 话剧《苍穹之上》的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航空企业的艰难转型开始,贯穿三代航空人对“型号战机”一波三折的设计制造过程,直到在2011年首飞成功中圆满落幕。相比同类题材,《苍穹之上》将航空设计制造人员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线索设置为情节主线,他们在爱情家庭、人生道路的抉择上发扬了对祖国航空事业的奉献精神。在导演傅勇凡看来,《苍穹之上》主要讲的是航空人奋斗奉献的故事,根据诸多航空人的故事为背景进行加工而来。由于航空工业领域的特殊性,他在创作过程中尽量把自己位置放低,走进航空人当中,走进他们的心中,才能够挖掘到航空人最真实的内心思想情感。傅勇凡说:“其实在我们国家有一大批为之奋斗的航空人,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面地展示,只能通过艺术塑造的人物来表现他们这种奋斗精神。他们为国家强大而牺牲了家庭、情感,使得我们国家的航空技术始终保持在一个世界先进的水准。” 3 航空技术在舞台上呈现 《苍穹之上》在细节处也经过巧妙设计与安排,如在战机背后默默工作的“航空制造工人”群像,给观众带来了战机制造一线的劳动者兢兢业业的画面,足见主创人员对这部剧作的真挚与耐心。此外,剧作场景切换也颇具创意,一名指挥人员吹着响亮的哨子指挥若干“航空制造工人”热火朝天工作,其实是为接下来的场次更换场景。直到该剧谢幕时,压轴出场的指挥人员也没有一句台词,这名指挥人员与众多默默工作的航空制造工人一起,营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舞台效果,对于这一人物设定,导演傅勇凡觉得,“舞台要变化,我们运用一个指挥者将全剧串联起来,指挥员和我们每一场戏场景变化非常相符。这是我们在二度创作中特意安排的人物,既完成了场景切换,又达到了特殊艺术效果,这是《苍穹之上》最大的特色。” 话剧《苍穹之上》最令人振奋的无疑是接近尾声时,新型战机随着震撼的光影效果腾空而起的瞬间。《苍穹之上》在场景切换、空间运用等方面的巧妙处理,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让每一个人体会到冲出困境、冲上云霄的感动:最新型、最先进的型号战机首飞成功,人们激动地唱起了《歌唱祖国》,歌声雄浑激昂,与战机的轰鸣声汇合成气势磅礴、震彻云霄的交响乐。 对于这一系列的创作构想,导演傅勇凡认为,既然《苍穹之上》讲的是航空人的故事,那么自然就要讲到他设计制造的飞机腾飞而起的那一刻。虽然舞台具有一定的假定性,但是创作者还是希望满足观众的情感愿望,在他们成功的时刻能让一架战机腾空而起,这是《苍穹之上》所独有的情怀。 4 一切的着力点要从人物入手 在《苍穹之上》中,完全没有“高大全”的痕迹,有的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辛酸苦辣。《苍穹之上》这部作品除了题材的特殊性外,在塑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精神方面,和傅勇凡之前的作品殊途同归。傅勇凡认为,“《苍穹之上》这部作品里的人物都是高端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不管是设计者还是制造者,我们主要还是讲人,讲人的情感,思想与情怀。” 与导演傅勇凡持有相同观点的编剧之一唐栋认为,通过话剧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国家研制新型战机的艰难与一波三折的过程,通过《苍穹之上》讲述了中国航空人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讴歌了他们的奉献精神,但因为这个故事题材在航空领域与科技领域都比较敏感,唐栋认为,“我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写人,着力塑造航空人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写出我们强军强国的理念。《苍穹之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观众通过舞台呈现看到新型战机确实来之不易,飞机的研制过程充满着艰辛,最终还是落在人物的命运与情感上,往往这方面更加能打动观众。” 新京报记者 刘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