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忠魂志,两代家国情”——记武夷山市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两代守园人
2020-06-11 10:43:47? ?来源:武夷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编辑:郭晓楷 |
山水藏忠烈,松柏常苍翠。 时时勤洒扫,唯恐纤尘蔽。 一脉忠魂志,两代家国情。 英烈应不远,载曜佑中华。 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第六中队党支部在武夷山市赤石村(原崇安县赤石镇)渡口周边成功发起暴动,八十多位同志得以奔向武夷山革命根据地,与闽北革命游击队胜利会合,但也有73位同志壮烈牺牲。为缅怀英烈,当地政府在暴动原址修建烈士陵园,将73位烈士归葬一处。周同生、周宝父子两代人以守护英烈为荣誉,以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已任,相继守园近30年,成为讲好当年革命历史的活教材。两代人30年如一日,工作在陵园,生活在陵园,陵园的一草一木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生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事迹感人至深。 周同生,男,1931年12月出生,1951年入伍并参加朝鲜战争,1955年退伍。自1993年至2004年担负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守园工作,现居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梅溪村。 周宝,男,1959年出生,周同生之子,2004年接替其父担负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守园工作至今。 “和牺牲的战友们比起来,我已经很知足了,能够在有生之年为革命烈士继续服务是我最大的荣幸”在一次春节慰问活动中周同生如是说。1955年,周老英雄脱下军装,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地方经济建设,1993年起服务于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发挥着老兵的光和热,在年复一年的守护中,周同生逐渐老去,此时他最担心的是由谁来接替守园,最终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周宝,老英雄总算是放心,他再一次选择隐退,这一次他将家安在了梅溪边的一座草庐中,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我把陵园当成自已的家。”正如周宝所说的,他也确实这么做了。3、4月的烈士陵园,苍松、翠柏一如当年般秀丽,映山红迎阶而上,仿佛两条鲜红的缎带萦绕于73烈士墓旁,杜鹃在枝头雀跃,婉转鸣啼,似乎还在诉说当年的历史。这是春的季节,也是人们祭扫英烈的时节。当党政机关、学院师生、驻武部队、社会各界人士陆续前来祭扫时,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又带着些许暖意的祭扫环境,给人们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慰藉。周宝每日要完成近万平方米的纪念场、馆清洁任务,凌晨5时开始一天的工作已是常态,晨曦中,一位迟暮老人以近乎于虔诚的姿势躬身于陵园广场,随着老人手中的竹苕帚缓缓扫过整个广场,陵园环境也渐渐爽朗起来,烈士陵园再次迎来新一轮红日。 “我离不开这个为之服务多年的地方”周宝育有一双儿女,两兄妹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均供职于国内知名企业,应该说家庭经济条件都很不错,儿女们曾多次劝说周宝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定居,但都被周宝婉拒了,每次家庭会议之后周宝依旧回到陵园巡查、清洁,后来儿女们也不再要求父亲一起生活,他们明白父亲是要完成对爷爷的承诺,放不下园中的73位烈士,比起和父亲一起生活,能够让父亲自主地选择他所坚持的事业才是更大的孝道。 周氏两代人,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深深的热爱着这片浸染着烈士鲜血的土地,饱含深情地守护着她,用一生践行先烈精神,影响着来往于陵园的每一位中华儿女;赤石暴动73位烈士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忠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挺立成一座不朽的丰碑;赤石暴动烈士陵园这座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将持续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激励着每一名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懈努力、再创辉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