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滚动新闻 > 正文
后卡扎菲时代:利益争夺战将起
www.fjnet.cn?2011-09-02 02: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来说两句

战后的利比亚充满各方博弈

利比亚局势剧烈动荡始于今年2月中旬,但迄今为止,反对派阵营构成复杂,不乏前卡扎菲政府官员和各种政治立场人物。以班加西为大本营的“全国过渡委员会”虽获多国承认,但内部仍有争斗。不久前反对派武装最高指挥官尤尼斯之死,就被认为是反对派内部利益斗争的牺牲品。

此外,“全国过渡委员会”虽即将移师首都成立过渡政府,但要赢得利各地反对派一致拥戴,进而掌控国家全局,如期如愿实现其政治路线图,尚需时日。据外媒报道,涌入的黎波里的各路反政府人马中,部分已公开表示对“全国过渡委员会”不以为然,很多武装只承认自己是来自某地区的反对派,甚至有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后立即开设检查站,搜缴其他反对派的武器。

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不仅存在地区之间、部族之间、反对派派别之间、新当权反对派与前政府势力之间的博弈,还存在同样激烈的外部势力博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没有北约轰炸,利比亚的命运可能完全不同。而轰炸帮助推翻卡扎菲政权后,外部利益较量难以避免。

针对利比亚原油的争夺战业已开始。利比亚石油储量估计约460亿桶,居非洲首位、世界第9。利比亚战争开始之前,其原油每日产量约160万桶、出口130万桶。2月中旬爆发战争后,利原油供应停摆,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近几个月其每日产量仅6万桶。如今战局逐渐明朗,利比亚石油何时恢复原有产能正广受国际关注。

据法新社8月30日消息,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透露,利比亚将争取在数日内恢复石油生产。报道援引利比亚反对派石油与财政负责人阿里的话说:“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期望利比亚的油田重启生产,就像往常一样。”

利比亚石油资源如重新分配,最大受益者可能将是北约成员国。反对派控制的石油公司A G O CO经理阿卜杜勒?贾里里?马尤夫表示,“我们与诸如意大利、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合作),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可能会与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国的企业(合作)存在一些问题。”这句话被认为是利比亚反对派在释放信号,也意味着这些国家可能将失去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石油勘探合约乃至建筑工程项目。

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22日表示,意大利石油公司埃尼集团(E ni)将在利比亚占有“第一的位置”。弗拉蒂尼还说,埃尼集团的技术人员已动身前往利比亚东部,以重启当地的石油生产。据悉,除了埃尼集团,英国石油公司、法国的道达尔集团、西班牙的雷普索尔Y P F公司和奥地利的O M V公司也是利比亚的主要石油开采商。

美国石油公司如H ess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及马拉松石油公司也曾同卡达菲政府敲定石油开采合同,但美国从利比亚进口的原油不足1%。此外,预计卡塔尔也会凭借在对卡扎菲军队空袭中的角色为跳板,进军利比亚当地的石油市场。

中国利益在利比亚面临挑战

8月23日,路透社等多家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了反对派掌控的石油公司某官员言论,称“利比亚反对派将用石油惩罚中国、俄罗斯的不支持”,不少人声称中国在利比亚的商业利益可能面临风险。

就石油进口量而言,利比亚算不上中国重要石油进口来源,在中国历年进口石油来源中最多仅占百分之二三。因此,利比亚战争升级不足以显著干扰中国进口原油的渠道和数量,这场战争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成本价格方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国企业迄今在利比亚基本上没有石油权益,那里目前是美欧石油公司的天下。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那里有一点业务,但不是取得油田投资开发合同,而是提供勘探等服务,以及进口利比亚原油。

除了石油开采,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近况、中利贸易也引发担忧。

资料显示,截至危机爆发前的2011年初,我国在利承揽的大型项目共计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涉及合同资金约3.76亿美元。这些项目涉及13家央企的投资,包括上市央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葛洲坝、中国中冶、中国石油以及正欲上市的中国水电等,涵盖房屋建设、配套市政、铁路建设、石油和电信等领域。

中交集团是走进利比亚的大户,2009年4月,该集团与利比亚行政发展中心签署了5000套住房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总金额约合10.5亿美元。

葛洲坝集团在利比亚承建的是7300套住房建设项目,合同总金额55 .44亿元,工程于2009年开工,在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后暂时中止。2009年3月,该集团还与利比亚方面草签了一处旧城改造项目合同,对位于的黎波里西南部两个区块的基础设施进行勘测、评估、规划、设计和施工。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在今年4月也获得了中国 出 口 信 用 保 险 公 司 支 付 的 利 比 亚 房 建 项 目4465.09万元的首笔保险预赔款。

2011年3月底,利比亚危机爆发后,上述13家央企涉及75家公司在利项目均暂停,仅中国铁建就有3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达42 .37亿美元,尚未完成合同达35.51亿美元。

中利外贸在战前也正渐入佳境。中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统计,2010年,中国与利比亚达成进出口贸易额是6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8%;今年1-2月,中国与利比亚达成进出口贸易额是1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6%;进口额是3.39亿美元,出口额是8.11亿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广荣撰文指出,无论战事结局如何,我国企业均面临工程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预期收益损失、撤离费用损失、未来汇率结算损失等一系列风险。面对如此巨额损失,中国企业缺乏挽回损失、获得救济的权利工具。他指出,依照国际并购规律,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以上的并购案例最终会在漫长的整合期内造成亏损,因此我国企业在未来几年内将可能产生约3000亿元的投资成本失利。

资料显示,截至危机爆发前的2011年初,我国在利比亚承揽的大型项目共计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消息称,中国企业在利项目投保的保险覆盖面仅为合同金额的5.68%,并且保险方限于国内国有保险公司。按此计算,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188亿美元合同金额的工程项目,将只能获得不足7亿美元的保险赔付。

葛洲坝集团作为利比亚事件理赔首个受益的中国企业,已经于3月18日获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次赔款1.62亿元人民币。中交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杜胜熙表示,已经投了工程保险,但对因战乱造成的损失是否能够获得索赔,赔偿额度有多大,仍在观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乐观的情况是,作为负责任的新政府,反政府武装在获得政权后,应该承认并履行卡扎菲政府执政时签订的所有合约,这样,中国政府与企业在其投资项目将基本不受影响,在政局稳定后逐步恢复施工;比较乐观的是,反政府武装有条件地承认并履行合约,并以此向中国政府、企业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解决就业、增加经济援助等;最糟糕的是,反政府武装否认卡扎菲政府签订的所有合约,这样,所有投资项目都将“打水漂”。

孙立坚还提醒,战后利比亚的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新政府手中,要防备来自无形力量的“制衡”。据报道,目前反对派控制的班加西地区局势比较平静,中兴和华为两家中资企业已经重新返回了利比亚,投入到利比亚的重建进程中。

梅新育则更为乐观,中国对利比亚的出口和承包工程全部属于民生用途,没有军事用途;如果利比亚反对派对本国的分量和需求没有正确评估,那他们能否建立起稳定的秩序是要打问号的,那样的话,也就不适合开展投入大、周期长的建设和投资项目,风险太大。而且,在当今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利比亚对中国的依赖性都高于中国对其依赖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认为,目前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总体可控。他表示,“中国企业目前在利比亚没有直接投资,都是承包的工程,商务部披露中国在利比亚共有50个项目涉及188亿美元的合同额,这些主要是利比亚业主的投资,中国企业只是承包工程项目,换句话说,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干多少活。比如工程启动要先给15%的预付款,之后按工程进度付款,完成10%工作量,就可按合同要求业主支付相应的工程款。中国企业主要是这种合作模式,相比于直接投资风险小许多。”

石永红介绍,目前有些企业对新上台的利比亚新政权是否会对中国企业限制而担心,石永红表示,“我了解的情况是,商务部和外交部都在做工作。首先是我们在利比亚的财产应该保全,我们的东西还是我们的。利比亚方面也表达了合作的态度,不管哪个政权上台,中国企业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企业行业经验丰富,质量可以保证,而且相比于西方企业成本相对低些,这些都对他的战后发展有利。”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