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社会博览 > 正文

从美联社“推特事件”看外国如何规范网络行为

www.fjnet.cn?2012-02-17 08:06?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我来说两句

前景:网络行为须有规范

这起事件中,美联社执行总编辑卢·费拉拉写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措辞相当严厉:“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为美联社工作,而不是推特。”在管理素来温和的美联社,此般语气殊为罕见,其间透露出的无奈与焦虑也溢于言表。如今,推特、脸谱、youtube、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全面渗透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频频引发管理问题。这种无奈与焦虑,成为国内外众多新闻机构的共同心态。

美联社“震怒”的另一个原因,是该社此前不久刚刚更新了员工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有关规则。不得在推特上发布美联社尚未发布的新闻,即为其中重要内容。早在2009年,美联社就出台了员工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指导规范。相较旧版,2011版的规定更加细致,对员工应该如何保护隐私、发表观点、发帖与跟帖、加关注与加好友、识别消息源等问题都有详细具体的指导。

同美联社一样,法新社也在2011年更新了社会化媒体使用规范,对记者编辑在虚拟空间的行为约束更加严格。事实上,用内部法规的方式管理员工的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国外媒体的共同做法。截至目前,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国际一流媒体机构都先后出台了员工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管理规范。其中,《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最为国内媒体所熟知(详见《中国记者》杂志2010年第7期),目前许多国内媒体的相关管理规范中都能找到路透的影子。

  • 责任编辑:林诚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