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今日国际热词>>美国大选

国际在线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落下了帷幕,奥巴马总统成功实现了连任,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却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现实,那么罗姆尼今后会做些什么呢?有人说,他可能被奥巴马“收编”,成为商务部长,也有人猜测他会到奥委会谋求一个职位,到底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下面,本网就来连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驻美国记者韩曙:

主持人:我们看到有报道说,罗姆尼将有可能在奥巴马的政府内担任商务部长,这个传言靠谱吗?

记者:在美国媒体上,的确是有这种报道。奥巴马在6号胜选之后发表的演讲中,表示希望和罗姆尼坐下来讨论美国的未来,从目前美国媒体的报道来看,的确有一些比较小的媒体说,传出希望罗姆尼能够领导美国商务部的声音,这些媒体认为,罗姆尼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对处理经济问题有独到的经验,他能够协助奥巴马完成出口倍增计划,推动创造就业岗位。但是根据之前的一些报道来看,我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首先,奥巴马的确有邀请竞选对手拜登和希拉里担任要职的情况,但拜登和希拉里都是在民主党内,而罗姆尼尽管经验丰富,但在基本理念上和奥巴马南辕北辙,奥巴马应该不会对罗姆尼发出这样的邀请。同时,即使奥巴马出于弥合两党矛盾的政治考虑提出这一邀请,罗姆尼本人是否接受还是个问题。在最近20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总统候选人在败选后到竞选对手政府中任职的情况,相信罗姆尼开这个先例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主持人:那么,据你来看,罗姆尼在败选之后的生活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呢?四年之后,他会不会卷土重来,再次竞选美国总统?

记者: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说,在花了6年时间用来竞选总统之后,尤其是今年竞选失败之后,65岁的罗姆尼的政治生命可以说是受到致命打击,应该不会再度尝试他的白宫之路。不过,罗姆尼今后的生活仍然还是个未知数。此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罗姆尼的妻子安被问到如果丈夫败选今后将怎么生活的时候,很明确地将政治排除在了他们的未来生活之外。罗姆尼自己也曾经在讲话中透露过,他的妻子对他长期投入竞选工作感到不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他,由此看来,预计罗姆尼的家人也不愿意他再踏上政坛了。同时也有分析说,福布斯杂志报道说,罗姆尼尽管没能入主白宫,但他的选项仍旧很多。他仍然可以为共和党出力,他也可以作为宗教领袖,当然他还可以干回他的老本行,继续当一名成功的商界领袖。罗姆尼财力雄厚,当然他也可以选择退休。据悉,罗姆尼此前已经开始装修他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豪宅,但随着选情逐渐看涨,他暂停了装修。而在大选尘埃落定之后,罗姆尼也许将开始在加州享受生活。

主持人:最近20年来,那些竞争美国总统宝座失败的候选人,又都是如何安排他们的个人生活呢?

记者:1992年败选的老布什回到德克萨斯州,一直作为共和党的重要人物存在。当然,他的儿子小布什在2000年当选总统并成功连任。而1996年败在克林顿手下的共和党前参议员鲍勃?多尔目前已经将近80岁高龄,在华盛顿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顾问工作,处于半退休的状态。而2004年败选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2008年败选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都是参议员,在败选后继续履行他们在国会的职务,克里还是下一届奥巴马政府国务卿的热门候选人之一。转型最大、最值得一提的也许是2000年在和小布什竞争中失败的民主党候选人、前副总统戈尔,他其后再度拾起青年时期的专业,成为一名环保斗士,2006年他拍摄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号召人们重视全球变暖问题,这部纪录片还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

奥巴马连任后首访选缅甸 被指为制衡中国影响力

  苏珊·赖斯有望成新国务卿。

奥巴马连任后首访选缅甸 被指为制衡中国影响力

  7日,奥巴马在致谢竞选团队时流泪。

奥巴马连任后首访选缅甸 被指为制衡中国影响力

  5日,奥巴马在结束竞选时流泪。

奥巴马连任后首访选缅甸 被指为制衡中国影响力

7日,结束大选、并成功连任的奥巴马和全家返回白宫。他将于本月历史性访问缅甸。

为历史上首位访缅的美国总统,白宫称此访为鼓励缅甸改革;奥巴马还将访问柬埔寨、泰国

奥巴马刚刚赢得大选,他将选择哪一国作为连任后“首访”对象引发猜测。英美媒体9日揭开谜底,奥巴马即将访问的不是传统的美洲邻国,也不是欧洲和亚洲的铁杆盟友,而是东南亚小国缅甸。


将会见昂山素季

白宫新闻发言人克劳利称,奥巴马将于17日至20日出访缅甸、柬埔寨和泰国,并出席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峰会。此举将让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到访缅甸和柬埔寨的在任总统。克劳利表示,在访问缅甸期间,奥巴马将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及该国著名反对派政治人物昂山素季见面会谈。

“奥巴马此行将与缅甸的公民社会对话,以鼓励缅甸正在进行的民主转型”。克劳利称。

英国媒体称,奥巴马这一“历史性”的外访安排,体现了美国政府非常重视与缅甸的关系正常化。在2010年前的数十年时间,由于缅甸处于军政府执政下,美国对该国实施了多年的制裁。2010年,缅甸举行全国多党大选,之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总统吴登盛也推行了系列政治改革,美国、欧盟等与缅甸的关系遂逐渐回暖。2011年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缅甸,成为56年来第一位访缅美国国务卿。2012年1月,美国宣布与缅甸互派大使。

缅甸“热烈欢迎”

缅甸政府方面对奥巴马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政府发言人Maj Zaw Htay说,来自美国总统和人民的支持和鼓励将“推动吴登盛所致力的改革进程。”

缅甸媒体也认为,奥巴马出访缅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称“缅甸近期的改革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赞扬”。《缅甸时报》撰文称,奥巴马连任将进一步推动美缅关系破冰,有利缅甸更深入的政治变革,以及扩大美商对缅甸投资。

制衡中国影响力?

美国媒体则认为,奥巴马此访体现其新兴外交政策,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亚太,也是将民主改革后的缅甸当成了新外交政策下的“新盟友”。此外,由于缅甸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特殊地理位置,强化与缅甸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制衡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 人事

希拉里之后还是女国务卿?

希拉里决心回归私人生活;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成热门继任者

奥巴马即将开始的第二任期内,包括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内的几名重量级人物或早或晚都将离开,摆在奥巴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选定替补人选。

希拉里多次明确表达去意,决心回归私人生活。经历过“第一夫人”、参议员、总统竞选人、国务卿等多重政治身份,希拉里声称无意再次竞争总统职务。眼下,关于希拉里国务卿职务继任者的猜测最为热烈,其中热门人选包括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参议员约翰·克里等。

苏珊·赖斯与奥巴马关系不错,长期被视作希拉里的潜在接班人,但最近因为她对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事件的描述而受质疑。克里现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2004年作为总统候选人挑战时任总统布什落败。奥巴马备战总统候选人辩论期间,克里扮演罗姆尼,充当陪练。

如果赖斯继任,她将成为继康多莉扎·赖斯之后的第二位非洲裔美国国务卿。作为常驻联合国代表,她以强硬风格著称。

帕内塔去年接手防长职务,预计不会干满新一届政府的4年任期,可能在某个时候离开。当前热门继任者人选为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初期担任负责政策的副防长弗卢努瓦。如果她出任防长,将成为美国首位女防长。新华社专稿


■ 内政

财政危机成“新总统”第一课

奥巴马定于9日就经济和减赤问题发表讲话

据新华社电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的成功连任落幕。而美国股市却以连续两个交易日的下跌迎接这位总统。选战过后,“财政悬崖”日渐逼近,成奥巴马政府面临的紧迫挑战。

在连任成功的当天夜里,奥巴马就致电国会领导人商讨财政政策大计。他号召两党搁置党派利益,以国家经济和民众利益为先。

“财政悬崖”是税收和减赤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目前来看,两党都不想放任经济跌下“财政悬崖”,而主要的分歧和争论在于减税人群范围和政府开支如何调整。共和党主张减税政策全盘延长,而民主党主张终止富豪所享受的减税政策;共和党强调保住国防开支,而民主党重视社会福利。

奥巴马将于9日就经济和减赤问题发表讲话。他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达出向富人增税的强硬立场。如何解除“财政悬崖”这颗炸弹对奥巴马驾驭经济事务的能力将是一大考验。

■ 花絮

奥巴马哭谢竞选团队

7日清晨,奥巴马在芝加哥向竞选团队成员致谢时,禁不住流泪。“征途才刚刚开始,我们在接下来4年的正确之举将成为后世的准则。”奥巴马哽咽着说。这已是奥巴马数天内第二次在公开场合洒下“男儿泪”。5日,在竞选结束时,奥巴马也在众多支持者面前流下热泪。

在致谢会上,奥巴马用自己第一次到芝加哥的经历激励团队中的年轻人。“那年我25岁,我只希望我能赚到孩子奶粉钱,或更好一点,让她们可以接受更好教育。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穷人摆脱贫困,有尊严的活着。当时我并不十分清楚未来能做些什么。”奥巴马说:“当我来到这里,看到你们,你们在各方面都比我强。从你们的身上,我看到智慧、效率、组织性,我非常肯定你们将成就伟大的事情。”(韩旭阳)

原标题:奥巴马成功连任后表示将对美国富人阶层增税

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昨天表示,美国需要一份包含削减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的平衡减赤方案,国会需要为此努力达成协议。这是奥巴马连任成功后首次就税收和减赤问题公开表态。他强调美国不能仅靠减少政府支出来实现繁荣,必须把减支和增税结合起来,这意味着要求美国的富人阶层多交一点税。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于当地时间7日凌晨出炉。奥巴马目前已经获得274张选举人票,成功连任。图为在波士顿,罗姆尼发表完败选演讲后,与妻子以及副手瑞安夫妇上台感谢支持者。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于当地时间7日凌晨出炉。奥巴马目前已经获得274张选举人票,成功连任。图为在波士顿,罗姆尼发表完败选演讲后,与妻子亲吻。

6日晚,美国大选结果揭晓,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注定要度过他生命中最苦涩的时段。他挑战总统奥巴马所付出的所有艰苦努力,最终还是未能换来所期待的回报。

总统宝座对于罗姆尼来说,已经擦身而过。罗姆尼实际早在2007年就开始投入总统选战,为了总统梦,他已经打拼多年。

2008年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对罗姆尼是场噩梦。麦凯恩在当年的“超级星期二”就轻松将其击垮,以至共和党人在选择罗姆尼作总统候选人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因其2008年初选的糟糕表现而有所犹豫。


痛定思痛后,罗姆尼又投入了2012年的总统选战。中新社记者参与了罗姆尼的大部分重要竞选环节,包括共和党的多场初选及辩论等。罗姆尼不顾争议,再次投入险象环生的初选,遭受党内竞争对手的群起围攻,但终于还是保住了候选人的地位。

记者在采访今年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时,注意到与会的不少共和党代表不满党内提名罗姆尼为本党总统候选人,甚至有代表退场抗议,显示对罗姆尼的提名并未在党内获得高度共识。与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所获得的一致支持相比,罗姆尼与奥巴马的竞争没有全面打响之前就已先输一阵。

事实上,罗姆尼的富豪身份与宗教背景一直以来就被共和党内保守派人士所诟病。他只获得了前众议长金里奇等竞争对手的勉强支持;保守派以击败奥巴马为口号,对于支持罗姆尼从来都显得只是三心二意。

两党代表大会结束后,罗姆尼与奥巴马进入对决阶段,很快便居于劣势。几乎整个9月,罗姆尼的选情被一路看跌,其中包括他的“47%的美国人不纳税”言论曝光,以及偏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被公开等。罗姆尼的败选与他在这一阶段的差劲表现不无关系。

在10月3日罗姆尼与奥巴马首场辩论前夕,罗姆尼的选战实际上走到了整个大选的最低谷。其阵营已传出各种负面消息,包括四分五裂、资金不继等。似乎罗姆尼的竞选总统之路要提早走向尽头。

然而,罗姆尼还是凭借首场辩论的出色表现,重新顽强地回到了总统大选的中心舞台。值得一提的是,他能在这场辩论中击败奥巴马,和他个人的努力,以及对手的轻敌是分不开的。这场辩论后,罗姆尼的支持率迅速回升。

上天在选战的最后关头没有站在罗姆尼这边,而是眷顾了奥巴马。一场飓风“桑迪”,令美国东海岸数州遭灾,奥巴马果断应对,适时为他的选情加分。


罗姆尼却无所顾忌地继续选战,没有意识到忽视飓风灾情已经让他的支持度“失血”。他在本周最后冲刺期间,基本对“桑迪”也只字不提,对他本人形象进一步造成影响。共和党的政治明星、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主动称赞奥巴马,但即便是这样明显的动向也未引起罗姆尼足够的警觉,他的全美综合支持率由领先奥巴马逐步又滑落到与奥巴马不相上下的地步。

罗姆尼在6日投票日的最后一场竞选活动,竟然瞄准奥巴马选情稳固的宾夕法尼亚州,意欲是对奥巴马“突袭”,结果却变成了一招臭棋。奥巴马在大选中轻松赢得了宾州,与之前的民调预测一致;与此同时,罗姆尼在有机会争取的关键“摇摆州”未能抢到手,特别是艾奥瓦州和科罗拉多州等地的失利,令他奠定败局。

罗姆尼这次失利,应在情理之中。他本有赢得大选的机会,但最终没有把握住。他的选战终于“No More Days”(没有一天),而他要眼睁睁看着奥巴马“Four More Years”(再来四年)。(李洋)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加州奥克兰,几位刚刚宣誓加入美国籍的亚裔女子争相亲吻奥巴马画像留影,她们将在今天注册为选民参与投票,支持奥巴马连任。中新社发陈钢 摄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加州伯克利哈比塔特儿童博物馆,一名5岁女童投票,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博物馆当天举办儿童模拟投票选举活动。中新社发陈钢 摄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罗姆尼已经获得82张选举人票,奥巴马64张。在总票数上,罗姆尼获得50%,奥巴马获得49%。

罗姆尼赢得了西弗吉尼亚、肯塔基、印第安纳、佐治亚等8个州的胜利。而奥巴马赢得佛蒙特、马萨诸塞、新泽西等10个州。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日,芝加哥民众在密歇根大街上的一个投票站投票。中新社发 毛建军摄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日,芝加哥民众在密歇根大街上的一个投票站投票。中新社发 毛建军摄

中新网11月7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美国俄亥俄州总统大选投票已经结束。出口民调显示,选情非常紧张。奥巴马获得妇女选民中55%的选票,罗姆尼为44%。而在男性选民中,罗姆尼获得52%选票,奥巴马46%。

在俄亥俄州,妇女选民占全体选民的51%。

39%的选民称自己是民主党支持者,30%称自己是共和党支持者。31%自称独立选民。在独立选民中,罗姆尼获得56%人的支持,大幅超过奥巴马的40%。

俄亥俄州被视为美国大选的风向标,在过去12次总统大选中,赢得总统大选胜利的候选人都赢得了俄亥俄州的全部选举人票,还没有一位输掉俄亥俄州却入主白宫的候选人。

截至目前,罗姆尼已经赢得西弗吉尼亚、肯塔基、印第安纳等州的胜利,获得33张选举人票。而奥巴马赢得佛蒙特州,获得3张选举人票。

美国大选将于今日晚揭晓。奥巴马和罗姆尼谁将在这场势均力敌的鏖战中胜出?大选之夜将上演怎样的“风云变幻”?《华尔街日报》今日发表题为《美国大选之夜的五大看点》的文章,阐述了决定大选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看点。

看点一:投票率是多少?一个基本的规则是,如果投票率升高,这对现任总统奥巴马来说可能是好消息。如果投票率下降,则可能对共和党的罗姆尼有利。

今年迄今,共和党人的竞选热情和激情一直是他们的优势。与此同时,民主党的热情与2008年奥巴马赢得大选时相比已有所减退。这意味着罗姆尼的支持者包括新教徒这样的群体很可能大批参与投票。新教徒在某些方面可能成为决定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问题是奥巴马的支持者是否也会积极参与投票,虽然他们已经不像2008年那样有热情。

2008年,超过1.31亿美国人参与了投票。今年的投票人数可能更高,原因很简单:符合投票年龄的人口增多了。投票率是关键。四年前,62.9%的有资格选民参与了投票。注意选票数和投票比例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在下降,就预示着奥巴马的投票率机器没有向民主党人希望的那样运转。

看点二:白人选民的比例是多少?关注出口调查中的这一数据。在选举前的所有调查中,罗姆尼都轻而易举地赢得了白人选民的支持,而奥巴马在非白人选民中的支持率大幅领先。所以,要想弄清楚两人的支持率如何变动,关键是要知道选民中白人的比例。


2008年的出口调查显示,74%的投票者是白人。如果选民中白人的比例下降,比如下降到72%,显然奥巴马会赢。如果白人比例上升,比如达到76%,那就意味着罗姆尼可能会获胜。如果比例保持不变,那么两人就更加难以分出胜负。一个类似的问题是,奥巴马能否获得40%或者更高比例的白人选票?如果能,形势就对他很有利了。

看点三:大学城会发生什么情况?年轻选民的表现不是奥巴马的秘密武器就是他的致命弱点。在大选前的民调中有两个结果值得注意:在18至29岁的选民中,奥巴马的支持率仍然大幅高于罗姆尼;但这个年龄段的选民对本届大选的兴趣不及四年前。

所以问题在于,就算他们的热情不如以往,他们是否还会出来投票。共和党人认为,在这样一群对经济倍感焦虑的年轻选民中,奥巴马的团队不可能再“制造”出同上次一样的投票率,也无法保持相同水平的支持率。奥巴马的支持者说,选前民调总是低估年轻选民对大选结果的影响。

看点四:弗吉尼亚州会发生什么情况?文章特别指出弗吉尼亚州对罗姆尼最终能拿到多少张选举人票的重要性。简单讲,罗姆尼可能需要先赢得弗吉尼亚州的13张选举人票,然后才是更为重要的俄亥俄州。文章假设,罗姆尼赢得了北卡罗莱纳州、佛罗里达州和俄亥俄州,以及新罕布什尔州和科罗拉多州两个摇摆州。那么在失去弗吉尼亚州的前提下,他仍然缺少四张选举人票才能凑齐入主白宫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这样他需要拿下部分对他并不友好的州,比如艾奥瓦州、威斯康星州或以极小的概率拿下宾夕法尼亚州。罗姆尼的制胜之道应该是首先拿下弗吉尼亚州,然后是俄亥俄州。弗吉尼亚州的投票结束较早,在美东时间下午7点就结束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期测试。

看点五:俄亥俄州关键的几个郡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了更好的理解俄亥俄州将要发生的情况,不应只关注该州总的投票情况,还应关注三个重点郡。一是辛辛那提所在的汉密尔顿郡,《奥巴马在2008年赢得了该郡,这是自1964年以来首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拿下该郡。这一次奥巴马并不是非得赢得该郡,但他也不能差得太多。同时还应关注伍德和渥太华两个郡。自1992年以来的每一次总统大选中,拿下位于托莱多和克利夫兰之间的这两个郡的候选人最后都赢得了俄亥俄州的选举。

(记者 李牧)

11月6日,美国举行4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大选前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正拼命做最后的拉票工作;而选民们则在盘算着明天几点去投票点排队。

截至目前,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支持率仍然相当胶着,谁会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美国的街头和报纸、电视上充斥着竞选广告,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大选进程,预测大选结果。街头到处可见号召人们踊跃投票的广告。记者看到,很多私家车上也贴着奥巴马或罗姆尼的竞选标志。各州的投票站都已经做好最后准备,6日一早为选民开放。

弗吉尼亚州著名牙科医生邱康告诉记者,6日他准备在上午7时左右就去排队投票。他说,此次大选的投票率应该是比较高的一次,早点去排队,耗费的时间可能会短一些。

根据安排,大部分州的投票站基本上都将在当地时间6日晨6时开放投票,下午7时结束。计票工作将在投票结束后15分钟内陆续开始,并在大约一个小时后发布。由于美国领土横跨6个时区,部分大州也跨两个时区,各州投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有所差别。因此,最后的选举结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揭晓。


邱康说,他支持罗姆尼,因为奥巴马“不会治国”,其政策目标完全是“为迎合选民而作政治秀”。记者的另一位朋友劳拉则告诉记者,她支持奥巴马,因为罗姆尼只代表美国富有阶层的利益。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曾8次参加总统大选的林登·拉鲁什对本报记者说,奥巴马和罗姆尼都不是总统的合适人选。他说,未来美国面临两大严重挑战:可能爆发的世界核大战、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性通胀。但是,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奥巴马或罗姆尼能提出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政策。

事实上,正如记者的这些朋友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此次大选是美国选民态度非常对立、选情十分胶着的一次。《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的最新联合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仅比罗姆尼领先1个百分点,为49%对48%。其他民调的结果也大同小异。

美国总统大选实行选举人制度,即各州选民选出代表他们意志的选举人(全美共538名),以组成选举人团,获得270张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胜选。目前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已经稳固了各自政党的传统支持州选举人票。据预测,奥巴马目前掌握的选举人票应该在243张左右,距离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只有27张票的差距。而罗姆尼手里的选举人票可能在206张左右,还需要拿到64张选举人票才能入主白宫。


因此,佛罗里达、科罗拉多、俄亥俄、弗吉尼亚、新罕布什尔、爱奥瓦、威斯康新等7个摇摆州的选举人票归属,才是决定谁能最终胜选的关键。为此,两位总统候选人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准备在投票开始前的最后时间内攻克更多的摇摆州。

最后两天,奥巴马马不停蹄地辗转新罕布什尔、佛罗里达、俄亥俄和科罗拉多,直到大选当天才返回白宫。罗姆尼也在新罕布什尔、爱奥瓦和科罗拉多、俄亥俄“对冲”奥巴马的选前动员。有意思的是,当奥巴马的竞选搭档、副总统拜登的飞机刚刚从俄亥俄机场起飞时,罗姆尼乘坐的飞机在同一机场降落,两人几乎擦肩而过。

(记者 杨丽明)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外媒报道,在当地时间6日晚,美国大选有6个州已经结束投票,其中包括关键摇摆州弗吉尼亚。

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刚刚预测,奥巴马赢得佛蒙特州,罗姆尼赢得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但这三个州对候选人的选情影响不大。

根据美国媒体最新报道,佛罗里达州的提前投票比例高达52.9%,提前投票的人中民主党籍占42.9%,高于共和党籍选民接近4个百分点,奥巴马在佛州胜出机会看高一线。

艾奥瓦州的提前投票比例为43.6%,超逾四成的民主党籍选民投票率,明显高于共和党籍选民的三成二,也对奥巴马有利。

内华达州的提前投票比例高达72.4%,从民主、共和两党43.9%和37%的选民投票率来看,奥巴马选情看涨。

在科罗拉多州有超过七成投票的人是提前投票。其中民主党籍和共和党籍选民分别占34.3%和36.1%,显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稍为占优。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正在进行,预计只剩数个小时,绝大多数投票站即将关闭。在这最后关头,美国总统、201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网上发出最后呼吁,希望选民投票给他。而马萨诸塞州州长、201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则表示,他预言自己将赢得选举。

据报道,奥巴马登陆Reddit网站,并呼吁选民投票给他。他曾于8月在这家网站上与网民公开交流。奥巴马说,“大选投票正在进行,投票站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陆续关闭,我需要你们投我一票。”他还说,(你们)今天将决定美国未来四年的道路。

另一方面,罗姆尼也似乎不愿在气势上输给奥巴马。罗姆尼表示,自己已预感将赢得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胜利,并已经写好了获胜感言。

据悉,今年美国大选的选情十分胶着,在投票日前两党候选人之间的差距仍十分不明朗。有分析称,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应对飓风“桑迪”时表现出色,或能在最后关头赢得选举。但也有人说,罗姆尼并非毫无胜算。

资料图:美国东部时间10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林恩大学,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举行,辩论双方聚焦对外政策。辩论结束后,奥巴马与罗姆尼各自感谢妻子的支持。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半个多世纪选情最紧绷的总统大选6日正式上演,两位候选人旗鼓相当、难分高低。报道指,若想赢得大选,美国总统奥巴马需拿下最大摇摆州佛罗里达,或攻陷弗吉尼亚或北卡罗来纳;罗姆尼则一州不能少,必须夺下俄亥俄州。

据悉,民主党票仓已令奥巴马稳获201张选举人票,加上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及威斯康辛3州领先优势明显,意味他很大机会手执247张票。换言之,他只要能在其它摇摆州取得23票,便笃定连任。

在最大摇摆州佛罗里达,罗姆尼仅以1.4个百分点领先,奥营若能抢得此州,便可确保奥巴马连任。事实上,奥巴马只要攻陷弗吉尼亚(13票)或北卡罗来纳(15票),罗姆内便已如坐针毡。

奥营目前民调领先的摇摆州合计共有56票,令奥巴马可选择采取稳守策略。当中俄亥俄不仅提供18张票,更是共和党入主白宫的必争之地,奥巴马只要守着优势,足以令罗姆尼白宫梦碎。

共和党票仓为罗姆尼提供191张选举人票,他必须在摇摆州多斩获79张票,才有望入主白宫。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报》11月7日消息,美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前夕,WTI 和 Brent原油价格出现显著激增。根据6日交易结果显示,这两个石油市场的期货价格上升了3%。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轻质原油价格上涨了3.6美元(涨幅为3.57%),收于每桶88.71美元。

报道指出,北海布伦特原油混合物也呈现类似增长,其6日收盘时在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的交易价格为110.87美元,增长了2.9% (3.14美元)。

文章称,大部分专家预测美国大选前夕石油价格将上涨。而此次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正是因为受到美国大选刺激,导致其发展趋势不确定。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日,选民踊跃参与。图为“摇摆州”新罕布什尔州的曼彻斯特市民众在当地一个主要投票站排长队投票。中新社发李洋 摄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大选超过半数州的投票站已经陆续在当地时间6日晚关闭。其中将包括关键摇摆州科罗拉多和威斯康辛。根据美国媒体最新统计结果,奥巴马已获得148张选举人票,罗姆尼获得153张票。

据悉,威斯康辛州自1984年起就未投票给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但今年罗姆尼及其副手瑞安希望在此争得选票。科罗拉多在2008年时投票给奥巴马,但目前选情也非常胶着,难定胜负。

此外,密歇根州的投票站也即将关闭,这是罗姆尼的故乡,但奥巴马目前在该州优势较大。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5日报道】虽然美国是一个偶像性的民主国家,但是每年许多美国人根本不去投票。

乔治·梅森大学的政治学家迈克尔·麦克唐纳说,在11月6日的选举中,大约60%的有资格选民很可能去投票,这个比例低于多数其他民主国家。

专家说,投票率低的原因是美国经常举行选举、投票不方便以及每一张个人选票不起多大作用。

麦克唐纳说,由于州、地方和全国都举行选举,再加上中期选举,多数美国人每年都有大约一次投票机会。其他西方民主国家只是每隔五年举行一次选举。他说,这种频率使投票变成一件麻烦事。

康涅狄格大学的政治学家莱尔·斯克鲁格斯说,除了投票不方便,美国人不去投票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个人选票不起多大作用,因为反对党可使总统的政党进退两难。一位民主党总统的日程可能被一个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搁置,反之亦然。

斯克鲁格斯说,通过选举人团而不是选民票选出总统也可能使投票人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