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德黑兰6月9日电(记者杜源江 何光海)联合国安理会9日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新制裁决议引发伊朗方面的强烈反应。

据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当天正在塔吉克斯坦访问的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称这样的决议对伊朗“没有任何意义”,并称那些利用自己核武器威胁别国的国家以伊朗今后可能发展核武器为借口,推动对伊朗实施一轮又一轮制裁,但“它们无法击倒伊朗”。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当天正在爱尔兰访问的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针对伊朗的新制裁决议是“一大倒退”,他认为世界大国没有考虑到伊朗此前作出的努力。他对媒体说,伊朗将采取下一步措施。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布鲁杰迪说,联合国安理会针对伊朗的新制裁决议“具有政治动机,是非法和不可接受的”。

艾哈迈迪-内贾德8日曾警告说,如果针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决议获通过,伊朗将停止就其核问题进行谈判。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新制裁决议涉及的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国外参与核领域的投资活动;禁止各国向伊朗出口坦克、战斗机和军舰等重型武器装备;禁止伊朗进行任何与可运载核武器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加强在港口和公海对涉嫌运送违禁品货船的检查措施;禁止各国与伊朗进行与核活动有关的金融交易,同时禁止伊朗在国外开设可能会被用于资助其核活动的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

决议附件中包含了自安理会制裁伊朗以来通过的最大一个制裁清单,其中涉及将受到资产冻结的40多家伊朗实体,其中许多实体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伊朗原子能组织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负责人贾瓦德·拉希奇则被列入禁止出国旅行的制裁人员名单。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由,秘密发展核武器。伊朗对此予以否认并称本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 />
新华网联合国6月9日电(记者 王湘江 顾震球)联合国安理会9日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

当天的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2个国家投赞成票,土耳其和巴西投票反对,黎巴嫩弃权。

根据决议,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国外参与核领域的投资活动;禁止各国向伊朗出口坦克、战斗机和军舰等重型武器装备;禁止伊朗进行任何与可运载核武器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加强在港口和公海对涉嫌运送违禁品货船的检查措施;禁止各国与伊朗进行与核活动有关的金融交易,同时禁止伊朗在国外开设可能会被用于资助其核活动的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

决议附件中包含了自安理会制裁伊朗以来通过的最大的一个制裁清单,其中包括将受到资产冻结的40家伊朗实体,其中许多实体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伊朗原子能组织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负责人贾瓦德·拉希奇则被列入禁止出国旅行的制裁人员名单。

安理会还决定建立一个8人专家小组,负责监督决议的执行进展情况并向安理会提出相关报告和建议。

安理会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强外交努力,以促进对话和协商。安理会重申,只要伊朗停止所有铀浓缩相关活动和后处理活动,安理会就会停止执行制裁措施,以便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

安理会强调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重要性,认为土耳其和巴西最近与伊朗达成的核燃料交换协议是为此目标所采取的“建立信任措施”。

巴西和土耳其代表在表决前的解释性发言中强调支持两国与伊朗达成的核燃料交换协议,认为这一协议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安理会在此时通过新的制裁措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两国投票反对。

此前,安理会已就伊朗核问题通过3份包含制裁措施的决议。

美国等西方国家指责伊朗在寻求获得核武器,但伊朗一直宣称该国核项目是出于和平目的。

' />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新决议答记者问时指出,安理会关于伊核问题的新决议和六国外长的声明,包含了国际社会对伊核问题的关切和尽早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普遍期待。

有记者问:联合国安理会6月9日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秦刚回答说:中国处理伊朗核问题的出发点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有效性和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支持“双轨”战略。安理会关于伊核问题的新决议和六国外长的声明,包含了国际社会对伊核问题的关切和尽早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普遍期待。

中方始终认为,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够满足各方关切的方案,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正确途径。安理会通过决议并不意味着关闭了外交努力的大门。国际社会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外交轨道的重视与投入,争取早日找到长期、全面、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

中方愿继续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为通过外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 />
新华网联合国6月9日电(记者 王湘江 白洁)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外长9日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六国致力于通过谈判努力实现伊朗核问题的早日解决。

六国外长是在安理会当天通过有关制裁伊朗的第1929号决议后发表联合声明说,决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但同时也为六国“继续与伊朗进行接触敞开着大门”。六国将继续努力实现全面和长期的解决方案,以便恢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和平用途的信心。

六国外长表示欢迎所有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并特别对土耳其和巴西最近与伊朗达成的核燃料交换协议表示欢迎。

六国外长重申,六国在2008年6月提出的伊朗核问题复谈方案依然有效,仍可以作为未来谈判的基础。六国敦促伊朗展示“现实态度”,对六国发出的对话和谈判呼吁作出积极回应。

' />
中新网联合国6月9日电(记者 孙宇挺)联合国安理会美东时间9日上午以12票赞同、1票弃权、2票反对,表决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929号决议。这也是自2006年12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4份含有制裁伊朗内容的决议。中方称新决议目的是促伊朗重返谈判。

包括中国在内的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等12个国家投了赞成票,黎巴嫩投了弃权票,巴西和土耳其投了反对票。

表决结束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介绍中国立场时表示,安理会刚刚表决通过的伊朗核问题新决议,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关切,也表达了各方对尽早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期望。中国呼吁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全面、认真履行决议。

李保东说,中国始终认为,安理会围绕伊朗核问题采取的行动必须立足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应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伊朗应严格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同时,条约赋予伊朗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第二,应有利于维护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应有利于维护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不能影响伊朗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各国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往来,安理会的行动应适度、渐进、指向明确并与伊朗在核领域的实际做法相称,应有助于推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李保东表示,中国以认真和建设性态度参加了决议草案的磋商,积极推动决议草案全面反映上述原则。中国始终认为制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的最终妥善解决,必须回到对话和谈判的轨道上来。

李保东说,安理会通过伊朗核问题新决议并不等于关闭外交努力的大门。新决议的目的是促伊朗重返谈判,激活新一轮外交努力。李保东并强调,安理会保持团结对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至关重要,强行推动表决的做法无助于这一团结。

李保东强调,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积极致力于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中国政府重视并欢迎巴西、土耳其与伊朗就德黑兰研究堆核燃料交换问题达成三方协议。希望有关各方充分利用这一协议带来的积极势头,全力推进通过对话和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李保东表示,在安理会通过伊朗核问题新决议的同时,六国外长发表共同声明,重申致力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承诺,并表示将加大外交努力,积极推动复谈。

李保东表示,中国一直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社会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在六国以及安理会围绕决议草案进行讨论和磋商期间,中方一直与包括巴西、土耳其、伊朗以及许多阿拉伯国家保持密切沟通,进行了良好的合作。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共同努力,为通过外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保东说,各方积极评价中国坚持原则、主持正义,高度赞赏中国为维护国际防扩散体系,维护海湾地区和平与稳定,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往来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和影响,以及为推动安理会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公正、客观、平衡行动做出的积极努力。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