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布鲁塞尔5月25日电(记者 沈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5日表态,将“全力支持”法国女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竞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

巴罗佐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具备稳定全球经济的工作能力,“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好评”。巴罗佐还表示“欧盟相信拉加德女士的能力”。

拉加德25日表态,她将正式参选IMF总裁一职。目前,拉加德得到了德国、英国等诸多欧洲国家的支持,是IMF新任总裁的热门人选。一旦拉加德掌舵IMF,她就将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女总裁。

拉加德于1956年1月1日出生在巴黎,《福布斯》杂志曾在2009年将其评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金融时报》同年将其评为欧元区最佳财长。拉加德曾在美国顶级的律师事务所工作,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目前,IMF新总裁之争日趋白热化、公开化,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比利时财政大臣雷恩代尔等人都公开了竞选IMF新任总裁的意愿。欧盟认为,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最大的出资方,由欧盟成员国提出一位候选人理所当然。

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金砖五国”驻IMF的负责人则联合挑战IMF总裁一向由欧洲人担任的“潜规则”,批评欧盟高级官员暗示卡恩的继任者将来自欧洲。

深陷“性丑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5月18日宣布辞职。纽约州地方法院19日同意了卡恩提出的保释申请。据悉,大陪审团已经做出起诉卡恩的决定,控罪包括两项一级性犯罪、一项一级强奸未遂罪,一项一级性虐待罪,一项二级非法监禁罪等七宗罪状。(完)

' />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5日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应择优“竞争上岗”。美国支持IMF的改革进程以更好反映当前世界经济格局。

盖特纳当天在美国《政治报》组织的早餐会上发言时说,遴选IMF新总裁的过程应该公开透明,IMF新总裁不仅要有杰出的专业背景,还要能赢得广泛支持。

盖特纳表示,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和墨西哥央行行长阿古斯丁·卡斯滕斯都是出色人选,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候选人表示竞选这一职务。

IMF执行董事会内代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金砖国家的五位执董24日发表联合声明说,遴选新任IMF总裁应当考察候选人的能力,而非其国籍,在IMF管理层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对于提高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这五位执董说,IMF新任总裁不仅要有杰出的职业背景和领导才能,也要能够坚定地推进IMF的现有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新格局。

IMF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本月15日在纽约因涉嫌性侵犯案被捕,并于18日宣布辞职。目前IMF总裁人选之争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记者 蒋旭峰 刘丽娜)

' />

18日,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一次会议正在进行。

25日,巴黎,法国财长拉加德宣布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总裁竞选。

奥古斯丁卡斯滕斯

特莱弗曼努尔

格里戈里马尔琴科

综合新华社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内代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金砖国家的五位执董24日发表联合声明说,遴选新任IMF总裁应当考察候选人的能力,而非其国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先前长期由欧洲人担任。

“总是欧洲人”该摈弃

声明指出,发端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迫切性,以便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声明说,选择IMF下任总裁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方式,选择具有杰出才能的人选,应当摈弃新任总裁必须是来自欧洲国家的成见。IMF前总裁卡恩15日因涉嫌性侵犯案被捕,并于18日宣布辞职,目前围绕IMF总裁人选的问题成为全球舆论热点。

这五位执董表示,他们关注到近期欧洲高级别官员公开表态称IMF总裁依旧要由欧洲人来担任,他们对此表示关切,这些表态与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在2007年的立场相矛盾,当年卡恩获任IMF总裁,容克称“IMF下一任总裁肯定不会是由欧洲人来担任了”。IMF已启动下任总裁遴选程序,定于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总裁遴选。


应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

金砖国家五位执董说,IMF新任总裁不仅要有杰出的职业背景和领导才能,也要能够坚定地推进IMF的现有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为了维护IMF的合法性和信誉,在遴选新任总裁的过程中,应当与各成员国广泛进行协商,选择能力最优者来担任新总裁。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新兴经济体首次参与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一把手职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这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

新兴经济体胜出希望小

不过,尽管新兴经济体在IMF的投票权份额有了较大提升,但发达国家仍占绝对优势,这从事实上否定了新兴经济体在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

■ 动向

“欧元区最佳财长”出马竞选

拉加德对IMF总裁职位“志在必得”,曾为八国集团首位女财长

据新华社电 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25日在巴黎宣布,她将参选IMF总裁一职。

拉加德当天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已经过成熟的考虑,并得到了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支持。拉加德表示,她参选的目的是为了让欧洲不至于处于不利位置。她承诺,一旦当选她将保证做满5年的任期,并将IMF目前进行的改革进行到底。

自从IMF前总裁卡恩因性丑闻辞职以来,欧洲国家以最快的速度就提名人选达成一致。拉加德成为最热门人选。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在这场激烈角逐中,历史和现实两大因素决定了欧洲对这一职位可谓志在必得。

拉加德现年55岁,曾在世界著名律师事务所——贝克麦肯齐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25年。2007年6月,拉加德出任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成为八国集团成员国中首位女财长。

2009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她为“欧元区最佳财长”,原因是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措施及时、得当”。


■ 内幕

美国人缘何不表态?

就投票权而言,美国是唯一拥有一票否决权国家

据新华社电尽管欧洲和新兴经济体已摆开擂台,但真正具有决定权的美国目前只对IMF新总裁遴选标准发表了看法,并未对人选作出表态。

从IMF投票权来说,美国是唯一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国家,其态度对IMF总裁遴选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世行与IMF的制度设计,IMF负责人是欧洲国家的势力范围。如果美国过多就具体人选发表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人选,将有“越界”之嫌,必然会打破当前的制度平衡。而且,美国人担任世行行长的惯例也有可能被打破,到时候美国将得不偿失。对美国而言,其在IMF中的一票否决权比总裁职位更具实质意义。不过,美国专家指出,选择欧洲人最能代表发达经济体的利益,因此在最终的人选上美国仍会倒向欧洲。

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由欧洲人来领导?1944至1945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时协议,世界银行应该由美国人来领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应该由欧洲人来领导,但自二战以来,事情变化得太多了。美国在世界GDP增长中的份额已经减退,欧洲则已“崩溃”了。——《每日电讯报》

这个二战后由全球最富裕国家协商出来的“过时机制”的遗产,就是只有欧洲人才能成为总裁……这个安排显然歧视了全球93%的人。但这却得到了IMF最大的股东——美国的支持。——《华尔街日报》

就人均经济数据而言,美国、日本和欧洲依然是世界上三个最强大的经济体,此外,欧元依然是世界上第二大最重要的货币。而人民币则还未能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IMF有一个欧洲人的领头者,对于正面临欧元危机的欧洲而言尤其重要。——德国媒体

(金煜)


■ 人物

新兴经济体热门人选

奥古斯丁卡斯滕斯

现年53岁的奥古斯丁卡斯滕斯目前是墨西哥中央银行行长,墨西哥政府已向IMF董事会推荐卡斯滕斯竞选总裁。2006年至2009年,卡斯滕斯曾任墨西哥财长,拥有丰富的处理经济问题的经验。但目前卡斯滕斯还没得到巴西的支持。

特莱弗曼努尔

1956年出生的曼努尔是南非最知名经济学家,1996年起开始担任南非财政部长,一手领导了南非经济改革。曼努尔目前担任南非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负责宏观政策制定。曼努尔也曾在很多重要国际机构担任高管,包括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的理事等。

格里戈里马尔琴科

今年52岁的马尔琴科是哈萨克斯坦央行行长,还曾担任该国副总理,主管经济事务。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内陆国家,最近数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外界普遍认为,这与马尔琴科的经济手腕分不开。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支持马尔琴科竞选IMF总裁。(张乐)

' />
本报记者 陈听雨

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5月25日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她将竞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任总裁。目前,拉加德已获欧洲国家一致“力挺”,并有望于本周八国集团(G8)峰会期间获得美国支持。

“金砖国家”驻IMF的执行董事则于北京时间25日凌晨发布联合声明,呼吁摒弃IMF总裁来自欧洲的不成文传统。此前,墨西哥表示将提名该国央行行长卡斯滕斯担任此职。

IMF执行董事会将最终确定一份有三名候选人的竞选名单,并在6月30日前决定总裁人选。

拉加德当选仍有悬念

自IMF成立以来,该组织总裁均来自欧洲。作为欧美之间的“君子协议”,世界银行行长一职则由美国人担任。

迄今为止,美国仍对IMF总裁人选一事三缄其口。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最终会选择支持欧洲人竞选IMF总裁。一旦打破欧美之间的默契,美国人担任世界银行首脑一职也难长久。分别占据IMF约35%和17%投票权的欧美一旦达成默契,基本可以左右下任IMF总裁人选。

不过,法国最高上诉法院的公诉检察官纳达尔日前已请求对拉加德进行司法调查,以查明她在一宗个人案件中是否滥用权力。该法院将于6月10日决定是否上诉拉加德,而当日恰好是IMF总裁候选人提名截止日期。官司缠身对候选人而言绝非好事,这也是目前拉加德当选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


金砖国家呼吁公平

25日,金砖国家——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和巴西驻IMF执行董事莫辛、阿尔温德维尔马尼、何建雄、Moeketsi Majoro和Paulo Nogueira Batista Jr联合发表声明称,基于国籍推选IMF总裁将对IMF的正统性及合法性造成损害,新总裁人选遴选过程应真正秉承透明、择优及竞争原则,在与成员国进行广泛磋商后选出,摒弃IMF总裁总来自欧洲的陈规。

该联合声明称,最近一次始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显示出大型国际金融机构需进行改革,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上升,IMF管理层中应有比例适当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成员代表。

金砖国家特别指出,2007年卡恩当选IMF总裁时,欧元集团主席容克曾称:“下一任总裁肯定不会是欧洲人”,“卡恩将很可能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出任IMF总裁的最后一名欧洲人。”

不过,虽然金砖五国发布了上述声明,但新兴经济体在IMF总裁人选问题上分歧犹存。据悉,巴西并不支持来自墨西哥的卡斯腾斯参选,而南非和哈萨克斯坦也可能提名本国的候选人。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金砖国家的相关举措不大可能影响此次IMF总裁选战的结果,但发表联合声明仍是发展中国家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新兴经济体趁经济快速发展东风,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自身话语权,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最终打破欧洲把持IMF的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 />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外电报道,在指控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斯特劳斯-卡恩性侵的酒店女服务员衣服上,找到了卡恩的DNA样本。据法国媒体报道,该DNA样本为卡恩的精液,专家称这证明当时的确发生了性行为。

据悉,卡恩的DNA样本是在32岁纽约索菲特酒店女服务员的衬衣领子上找到的,另外在卫生间地毯上也找到了DNA样本。

法国媒体报道说,据这名女服务员称,她当时被强迫为卡恩进行口交。

专家强调,不管有没有暴力行为,精液能够证明当时的确发生了性行为。

目前,纽约警方与区公诉人办公室拒绝对媒体的相关报道发表评论。对卡恩住过的酒店房间内其它物证的DNA检测正在进行。

5月14日,斯特劳斯-卡恩因涉嫌性侵犯被捕。他上周在狱中辞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现在在曼哈顿下城的公寓里接受软禁。事发后,卡恩坚持否认所有指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