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专访吴晓灵:关注当前信贷的增长趋势
www.fjnet.cn?2009-09-01?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专访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获显著成效 货币信贷过度投放会带来隐患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走向受到极大关注。中央再度提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原因何在?随着股市和房市的升温,货币政策的执行是否需更加谨慎?在我国现有贷款结构制约下,货币政策转型如何把握“度”? 本报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

  经济下滑主要成因在国内

  问: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下滑主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吴晓灵:中国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也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速度的下滑,是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促使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得快一点而已。

    问:面对经济下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运而生,由此对我国信贷市场有何影响?

    吴晓灵: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为打消通货紧缩的预期,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的,也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中国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外的金融机构受了极大创伤,商业银行不敢放款,中央银行不得不代替商业银行向社会直接提供信贷。而我国的金融机构有极大的贷款冲动,上半年的贷款额激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适度宽松不是“放纵”

    问: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目前是否适度?

    吴晓灵:中国的中央银行绝对不能采取和国外中央银行同样的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要正确理解和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初国务院确立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贷款增长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相对于8%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4%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是一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28.5%,贷款增长7.37万亿元。可见信贷已经呈现过度增长的趋势。

    问:信贷过度增长,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吴晓灵:如果不采取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的措施,将埋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从2003年至2007年来看,商业银行上半年的贷款量基本占全年的60%至70%,5年平均下来是65.5%。依照这个比例,今年的信贷总量将达到11.1万亿元,全年的贷款增长幅度将达35%以上。

    这样高速的信贷增长,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尽管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一时上不去,但这些钱不买商品,就可以买房子和股票。股市和房市的热度,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了。房市只有自住需求上来了才是健康的,而报纸报道房市中大部分是投资需求。大多数老百姓苦于房价太高买不起房,但房价还在上升。

    我国经济并没有彻底走出“低增长”的状况,企业利润还在下降,只不过降幅缩小,股市上涨的基础应是企业利润,目前的股市快速上涨没有基础。如果全年放出来11万亿元的贷款,会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把握机会控制货币投放

    问: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如何控制货币投放的?

    吴晓灵:美、欧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替补商业银行信贷的不足。这些操作是短期的,按周、月,最多三个月买入票据和社会上的金融资产,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都在考虑寻找恰当的时点,改变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寻找退出的时机。

    问:我国现有的贷款结构,对货币政策转型有何影响?

    吴晓灵:我国现有的贷款结构,是不利于货币政策转型的。我国信贷结构中,目前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51%,长期贷款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极大的难题。不继续增加贷款供应,必然有一批项目要断掉资金链,成为烂尾工程;继续按照现在的速度投放货币,就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如果我们不尽早统一思想认识,尽早采取措施,就会错失良机。

    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绝对不能依靠信贷冲抵解决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能够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过度投放的货币信贷对社会而言不是福音。(崔丽冉 金希哲)

(责编:陶武)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