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学习动态 > 正文
“大众化”不等于“通俗化”
www.fjsen.com?2009-11-24 12:20? 邱炜煌?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从“大众化”的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应体现以下要求。

一是群众性。即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特点。首先要明确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人民群众是主要力量,无产阶级是阶级基础,党是核心力量,政治家理论家是精英。只有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才算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其次要突出“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人民大众不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动学习者,而且更应该成为传播者、实践者和创造者,而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突出主体作用,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在实践中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要求马克思主义掌握于群众,而且更需要通过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用基层鲜活的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再次要强化“主体意识”。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作为社会成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不能认为这只是党中央或理论界的事,而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要结合本地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适用性。也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紧密适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避免以零打碎敲代替系统学习、用花架子冲淡思想内容。从基层实际需要看,应突出以下内容:一是阐释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从而使人们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二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三是消除思想认识误区。当前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比较复杂活跃,有的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归结于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认同感;有的被浮云遮住了望眼,对解决党内腐败问题和社会丑恶现象缺乏信心。这就要按照《决定》的要求,澄清模糊认识,夯实思想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工作,要注重引导,用本地、本单位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阐释道理,“适应”但不“迎合”,尤其不能为了增强所谓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小道消息、网上野史和庸俗笑话;要形成系统,适应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编写普及读本,简要而系统地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把握规律,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正面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是区域性。即通过各地的区域性探索,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贵在实践。我国是多民族多省份的社会主义大国,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得从实际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域性特点。如果说广大干部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那么地方、基层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大众化的要义是在各个区域推广普及,要求马克思主义植根地方土壤,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体现地方特色,呈现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要产生区域效应,推动各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是通俗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特征。通俗易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一要运用“大众话语”。注意深入浅出,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要追求喜闻乐见,贴近群众需求,激发思想共鸣,增强感染力、吸引力;要体现形式多样,增强直观性、体验性、互动性、娱乐性。二要形式丰富多彩。创新载体,通过述评、专访、评点、解答等形式,诠释理念、解读现象、提炼精神、总结经验、破解难题,从而减少学究味,增强感染力。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