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谁也无权剥夺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www.fjsen.com?2012-01-05 10:59? 何兰生?来源:《农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强调,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精心设计征地制度改革方案,2012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

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之后,总理的讲话又明确了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点和关键处,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体现了中央对于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不仅具有坚定决心,也有制度设计上的清晰路径。

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权利。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承包地经营权“长久不变”,农民的宅基地是农民祖祖辈辈安身立命之所,其使用权是农民代代相传的权利,可以说是农民家园的家园。但很多地方,为了快速发展城镇化,总是从最能降低发展成本的土地上切入,通过低价征占农地来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有的地方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甚至沦为“土地财政”,可称之为“土地依赖”。对这些地方的主政者来说,这样做,可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增加了政绩的亮色和财政的宽裕,有了办大事、做更多公共服务的底气和能力,这当然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善有益,在经济发展初期,这也许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继续依赖于这种“土地依赖”,恐怕就难以为继了。按照成本效益核算理论,任何事的成功所付出的总成本是固定的,经济的成本降低了,一定会在政治、道德、文化等社会成本的增加上体现出来。一些地方依赖剥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来获得发展的成本优势,单纯从经济上来看,确实有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也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发展得很快,这个地方的主政者有能力干大事。但是,靠侵害、剥夺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获得的发展,必然不是可持续发展,更称不上是科学发展。一方面,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受到侵害,必然引起农民反弹,造成强烈社会反响,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使社会付出更多的行政成本和政治成本。另一方面,农民的权益蒙受损失,固然是农民家庭的经济损失,也必然降低了农村的整体支付能力,对扩大农村内需形成反向作用,对这个地方经济内生力量的培育和永续发展不利。所以,对社会整体来说,这样的一时一地的发展,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