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长不序爵”不妨视为对传统的回归
www.fjsen.com?2012-02-07 17:25? 潮 白?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两天,一则关于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的消息引起了很大反响。盖因为校方表示:“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也就是说,届时他们接待来参加校庆的嘉宾,只按年龄排前后,不以官位论大小。当下我们的各级学校,明里暗里大抵都将“升官发财”作为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尺,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在前,南京大学的这一表态当然就有了石破天惊的意味。 对“序长不序爵”不乏大加赞赏者,认为彰显了什么什么精神,挑战了大学行政化之类。在我看来这倒未必,给一次特定的活动戴这么高的帽子着实早了一点。现在我们不妨视之为一种对传统的回归,从前我们在某些仪式性的场合有这种做法,叫做“序齿”,如乡饮酒礼即“齿尊先饮”;元杂剧在表现满饮几杯之时,动辄也有“哥哥先请”先请之声。《西游记》开篇,石猴打赌钻进了先前没猴敢钻的水帘洞,得以“受拜称王”,此后众猴都“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石猴就此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至于后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等名号,前一个是自己跟天庭较量出来的,后一个是皈依佛门后祖师给取的。别的不说,众猴“一个个序齿排班”,等于它们也知道按照长幼排序,前提当然是受到了人间做法的影响。大学校庆属于这样一种仪式性场合,因而一时间的“序长不序爵”什么都挑战不了,十分值得推崇就是。 在真正官本位的社会,处处都是要“序爵”的,于特定仪式性场合之外序齿与否,复杂得很,得凭当事人的胸襟。范成大《骖鸾录》里有一段记他自家乡苏州出发,赴广南西路桂林就知静江府任的沿途经历。其中到衢州的时候,见“自婺至衢皆砖街,无复泥涂之忧”,觉得很惊奇,一打听,知道那是“两州各有一富人作姻家,欲便徃来,共甃此路”,属于主观上为己,客观上利民。接着,一干从外地赶来的以及本地的朋友聚会,在如何落座问题上,大家谦逊起来。范成大与郑公明因为“同召试,同除正字校书郎”,出身相当,但是现在范的官职大过郑,而郑比范大了十几岁,他们在国史馆共事的时候,那里的规矩是“例序齿”,因此问题比较棘手。范“复用故事逊公明”,要坐他的下首,郑公明当然力辞,他也有理论依据,叫做:“各已出馆,正当叙官。”该看谁的级别高了。一旁的汪圣锡“时修国史馆中”,来了个举例说明:我以前跟凌季文也是当同样的官,“季文年长,上坐”;后来“以端明殿学士守平江”,升上去了,有次聚会,凌季文也在,“仆亦用故事避之,季文不辞”。因此,朋友相聚不用讲究官阶,还是应该年长的上座,郑公明这才坐下。 所以,从某一次或某几次的“序长不序爵”中,未必窥得出社会的什么动向。现在,有人不是还怀疑南大的这种做法难以施行吗?的确,当任何场合以官位排序都已那么自然而然之时,“序长不序爵”颇有蚍蜉撼树的意味。但正因为校庆属于一个特定的仪式性场合,因而又有实现的可能。好在他们的校庆时间就在5月20日,没几个月就到了,届时他们究竟“序”什么,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我觉得,现在他们放出风来,正有让带“爵”者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也说不定。如果南大真的做到了“序长不序爵”,哪怕只有这么一回,其积极层面的“回归”意义也不言而喻。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