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党建·政法 > 正文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

www.fjsen.com?2012-02-08 17:10? 王红茹?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从“三个3000亿”的社会议题到“预算公开透明”的政策论题,“三公”经费问题已成今年各地“两会”必谈,甚至是必须有所突破的话题。北京“两会”上,“三公”经费预算首次纳入预算报告,北京市2012年的“三公”预算较2011年减少2000万。深圳“两会”明确提出,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市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的2012年预算和2011年决算情况。浙江“两会”上,69个省级预算单位部门的部门预算都要提交“受审”。经费要压缩,数目要公开,“三公”经费改革将进一步科学化、透明化。然而,“三公”经费的改革,是不是钱花得越少越好?多少才算“合理”?

曾有学者推测,全国每年公费接待3000亿,公车消费3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虽然这“三个3000亿”的数字并不准确,但数字是否准确并非首要问题,社会关注“三公”经费,主要是关心政府运行费用的情况到底如何。这反映了社会的一种诉求:要求政府在自身运行费用情况方面提高透明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政府开始公开“三公”经费。

2011年,“压缩”是一大进步

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在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中央财政决算后,公开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快了公布“三公”的步伐。

“三公”经费,即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是涉及到行政公开、政府预算公开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政府各个部门对于自己的“三公”经费“或粗或细”都有所公布,虽然还存在各种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当前整体经费上升的情况下,2011年“三公”经费做到了压缩。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