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从“流行语”到“流行体”

www.fjsen.com?2012-04-23 15:06? 潘启雯?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流行体”为语林“拾遗补阙”

当“流行体”取代“流行语”,人们“微小说”般的创作热情取代“给力”式的生搬硬套,民间语文似乎迸发出一种奇异的张力。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网络流行体毕竟是以“新”来夺人眼球的,让人自娱自乐之后,恐怕也难逃不知所云,抑或被人遗忘的命运。

尘元——语言学学者、出版家、翻译家陈原的笔名。陈原主持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和一系列辞书,为出版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在尘元看来,语言、音乐、雕塑、绘画、建筑彼此是相通的,都是传递信息的媒介;而中国的语言环境得天独厚,语词的丰富简直无与伦比。

尘元的《在语词的密林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版)收录的201条随感就是很好的例子。前100条完成于1991年。作者此前在《读书》杂志开设专栏,每期写几则札记体的闲文,谈论古往今来、时下流行的语词现象,以及汉语词汇演变研究中的点滴体会,竟成了许多读者阅览该杂志时的首选。若干年后,作者“重返语词的密林”,话锋不减当年,所谈多是发自生活的流行语汇,至2002年,又完成了收入该书的后101条。尘元在语林中“拾遗补阙”,为文字语汇作出中肯的解释,从语义学角度探讨文字的变迁,不仅有例句说明,还配有百余幅古朴的小图,包括殷周秦汉的甲骨金文、碑刻石刻,玛雅和阿兹特克古文书,古希腊、古埃及图案,文艺复兴前后的书籍插图等,图文顾盼生姿,读来亲切活泼。

其实,流行语和流行体为语林“拾遗补阙”也牵动着一些出版人的心。在资深出版人黄集伟看来:“民间语文、山寨汉语或许只是一种最渺小且零成本的国家资源,可三五年乃至七八年后,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某个‘说法’本身,已是一种兼具记录历史、传递某种复杂微妙民情民心等多种功用的津梁,并因此显出珍贵,乃至稀罕。”

“流行语”或“流行体”研究

“流行语”或“流行体”研究,虽说在学术界话题属于小众话题,但它牵动大众的心灵。大多学者的研究和著作,往往是从网络语言开始的——其实,流行语也往往是与网络语言紧密联系的。

网络语言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但它却是一种兼容并包性很强的社会方言,有着无限的创新性,给现代汉语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有人称之为“第三次语言革命”。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亚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历史意义。学者汤玫英的《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版)首先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进程作了述评,接着分析了网络语言的性质、类型、特征,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然后从修辞学、符号学、传播学、模因论、文化学等多学科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审视,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这为流行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3月版)的选题和写作本意就源于“多极延伸的欲望、让想象飞翔、后经典时代的网络狂欢、网络小说的文体探索”的学术立场,至于实际效果怎样,只能由睿智的读者来评说了。丛书共有6本,它们分别是杨雨的《网络诗歌论》、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蓝爱国的《网络恶搞文化》、欧阳文风和王晓生的《博客文学论》、李星辉的《网络文学语言论》,以及柏定国的《网络传播与文学》。这些作者都是中南大学文学院的教师,也是该学校网络文学研究基地的团队成员——他们均为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年轻的教授、博士,思想敏锐、观念新颖,加之这6本书的选题都是网络文学的新命题,需要有新思维、新方法去作新解答、新拓进,因而冠之以“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是他们的写作动机,也是学术推进的期待。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