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标杆意义
www.fjnet.cn?2009-05-13 10:48? ?来源:CCTV    我来说两句

  看不起病是中国老百姓当前最大的问题之一,如果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制度,老百姓就不再因无钱进医院而遭受病痛;不再有“一人生病,全家人受穷”;不再有罗万富式的人物出现,蹲监狱只为治病;不再发生只因没有能力支付医药费,农民工吴方华、陈爱华夫妇跳江自尽的悲剧发生……

  今年3月1日陕西省神木县在国内率先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制度,凡拥有神木籍户口的城乡居民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都将享受“免费医疗”的政策优惠。也就是说神木县的老百姓不再为看不起病而发愁了。(2009年5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是在新医改方案基础上的更大创新。多次进行医改,不正是为了能够尽量体现医疗公平,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吗?这种医疗改革中的“神木模式”值得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有着标杆意义。

  专家余晖却认为“神木模式”不值得广泛提倡,他说“神木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弊端。比如,受免费医疗刺激,大量求医者涌入医院,造成病床极度短缺;已痊愈患者不愿出院,导致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效率低下,当然,还有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等问题。这是因噎废食的观点,伟人早就说过,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总不能因为出现这样和那样问题就不改革了,不前进了?一个新鲜事物的产生,难免出现一些漏洞,这就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制度。

  其实大量求医者涌入医院,造成病床极度短缺,这只是一个短期问题,因为在之前,那些无钱治病的人是“小病挨,大病扛”,而现在可免费治疗,“堆积”下来的病人一窝蜂地涌向医院治疗,病床短缺也就并不奇怪,病医治好了他们就会陆续出院,病床短缺也就得缓解,而真正痊愈患者不愿出院的人也只是少数,有谁没病还愿意住在医院?

  余晖先生还认为:“所谓全民免费医疗,应该是政府财政完全支撑,居民看病根本不用掏钱或参加任何医疗保险,而对比神木县的医改方案,在覆盖群体上必须是本县户籍人口中参加各种医疗保险的人群,并未惠及全民。住院报销制度也有起付线,虽然起付线不高,但这并不是政府完全买单的免费制度。”这只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住院报销制度有起付线,恰恰能起到遏制医疗资源严重浪费的作用。这个规定应是科学合理的,比如乡镇医院起付线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每人次3000元。起付线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用由患者自付,起付线以上的费用则全由县财政买单。有了这样的规定,没有病的人才不会乱花这些钱去医院。

  余晖先生还担心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不够。据神木县卫生局的相关统计,“全民免费医疗”模式运行的首月,累计接收住院患者2070人,报销总额在960万元左右,预计一年在1.5亿元。如果3月报销总额在960万元左右,一年的报销总额很难达到1.5亿,估计有1亿元也就差不多,因为3月份是实施“全民免费医疗”的第一个月,“堆积”的病人“一窝蜂”来到医院,加上春季也是住院高峰期,从而也造成了报销高峰期。虽然神木县处在西部,但却是一个富裕县,去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6.87万元,折合1万余美元,远远超过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标准;财政总收入达到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这样丰厚的地方财政,拿1亿元来支付“全民免费医疗”,应该说是不存在问题的。我国每年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公款旅游三项就是9000亿元,如果按照神木县39万多人口一年需报销1亿元,全国13亿人口也只要3330亿,只要在这“三公”中节约三分之一,在全国就能推广“神木模式”的“全民免费医疗”。

  “全民免费医疗”是惠民的好事,可就是这样的好事也只有神木县在做,一些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显然要比神木县好,但没有实施“全民免费医疗”,这就是标杆意义的所在。(洪巧俊)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