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一周热评 > 正文
“端午申遗”之思
www.fjnet.cn?2009-05-29 09:48?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年年端午,而今年端午节前的一大新闻是“端午申遗”。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如今由于有了“端午假”,每年都提醒人们别忘过过这个辟邪驱恶的节日。但不可否认,家家户户门口挂菖蒲、艾草的习俗,如今在城市里已

  渐渐式微。很多人都在感叹,不但是端午,其他传统节日的味道也渐渐淡去,以后节日习俗是否会真的被人们遗忘?

  令人玩味的是,就在今年端午节前,在原本芦苇摇荡的南汇海滨滩涂,举行了一场“机械化插秧现场会”。这个2005年围垦而成的5万亩滩涂,将成为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并最终成为上海的大粮仓。

  从某种意义上说,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之所以渐行渐远,与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传统节日作为农耕社会的产物,它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但随着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高度现代化,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成了必然结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农业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每年像清明、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则是一次次提醒人们,我们是从传统农耕社会走来的,敬畏农业与重视农业应当成为一种传承。

  其实,国内外的发展现实已经证明,即便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农业也应有其一席之地。南汇5万亩“沧海”变“桑田”,将有效缓解推进城市化导致耕地紧张的矛盾,大幅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充实上海粮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上海粮食规模化生产进程,推动农业朝着生态、高效的方向发展。

  显然,大城市的农业不大可能有太大的空间,但大都市决不能因为农小而不为。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农业不仅能够保障城市供给,发挥应急保障功能,还能作为生态屏障,发挥湿地和生态功能。

  从中不难看出,农业对于大城市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上的需要,也是城市生活的需求,更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现在,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主题。当今,城市的“水泥森林化”趋势,使城市人日益怀念绿色田园,以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和谐,这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追求,对生存观、生活观、发展观的一种本质的升华。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何依托城市的辐射功能,发展城乡融合的都市农业,也成为对城市与农业的新的理解。

  此次“端午申遗”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复活端午节的种种传统风俗,也在于更好地传承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显然,我们比以往更重视传统节日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怀旧与复古,或者着眼于展示文物,而是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更好地体验民俗的变迁与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感悟传统与现代如何更好地交融。(高渊)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