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街巷议 > 正文
若校长不职业则实名推荐难诚信
www.fjnet.cn?2009-07-14 11:33? 王聃?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的高考招生尚未结束,北京大学已开始为明年的自主招生“打起了算盘”。日前,北大宣布明年自主招生将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7月13日《北京日报》)

让与高中生朝夕相处的中学校长对某些优秀的学生进行实名推荐,既可确保高招选拔没有“遗珠之憾”,也可消弭高校单纯依靠自身考察的陌生感。在肯定这一点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实际上包含着这样的“信任推定”:每一位中学校长的人格品行都是足以令人放心的,因为这种诚信的存在,所以其实名推荐,对高招全面公正性带来的只有“公正叠加”,不会因为其自身方式的诚信沦陷而造成新的招生不公。而事实上,这只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设计先行美好幻觉。

尽管北大表示将通过诚信推荐档案的设置来约束中学校长们爱惜声誉,中学校长的个体操守也不至于简单被否定,但这显然都无法杜绝中学校长“非职业化”所带来的制度性不诚信可能。从管理层面而言,中学校长只是作为垂直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分子,对其的评价、考核甚至提拔都取决于上级管理部门。基于熟人社会的惯性力量,中学校长的决策也将受到人情、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这种行政力量与其他利益,一旦干预到校长实名推荐中,其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往往都将超过诚信推荐档案的 “象征性惩罚”,极有可能将校长推向造假之路。

显然,只有当中学校长因推荐造假给其带来的污名化影响,会超过其他外在的负效应时,其才会选择恪守诚信底线。换而言之,校长实名推荐的诚信着力点应在于:中学校长不是作为一种“体制内的安排”,而是真正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在推荐学生中造假,不仅将会给其带来名誉受损,还将会影响他的职业生命与职业地位。而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中学校长或教授,之所以其为考生所撰写的推荐信,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正是因为脱离于行政体制之外的“职业化”工作,促使其“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声誉”。

若校长不“职业化”,则实名推荐难诚信。当前我国高招中的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可行的最重要原由,恰恰就在于此:拿什么为其自身的诚信“担保信用”?现实中无所不至的行政主义魅影,兼而纠缠不清的利益纠葛,体制性消解了中学校长本应有的“天生职业尊严感”。因而,即便我国中学校长的个体操守良好,也会呈现出一种因非职业化而整体 “制度性不诚信”的可能。

也恰缘于此,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看似是一种高招制度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忽略了国情的“与国际接轨”。没有对中学校长的“非职业化”进行体制性反省,很难讲校长推荐制究竟将会捍卫高招公平,还是让高招公平再一次失守。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