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涨医费能不能先降药价
www.fjnet.cn?2009-08-12 09:09? ?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

  医生未必就是身心都健康的,特别在改革转轨中的中国,他们时常也是需要被医治的“病人”。

  身边的医生朋友经常牢骚满腹,读个大学要凭空比别人多出几年,如果学外科,那就惨了,整天泡在实验室不说,就是让你站在手术台前几个小时不干活,正常人也要熬出椎间盘突出。但是,辛苦的结果却是2000块一个月的饭碗还不好找。

  我想,这也许就是广东试点收取医师服务费的初衷吧。广州日报8月11日报道,广东将首先在深圳、湛江和韶关三地公立医院开展收取医师服务费的改革试点。为了避免“只涨价不改革”的印象,作为交换,广东力争在未来3~5年内在全省所有公立医院逐步取消医院销售药品收取15%以下的加成率。

  换句话说,此举就是用“涨医费”来“降药价”。一来可以平抑医生们的怨气,二来给民愤极大的看病难、看病贵,乃至医疗腐败问题开一贴新药方,以求获得老百姓的掌声。

  老百姓的喝彩可是千金难求啊。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走进市场的医院养命钱其实有两大笔,一笔是卖服务,像看病、化验、诊断等等,另一笔更大肥水就是卖药。医院卖服务“吃不饱”,难免就把脑子动到了药上。以至于药品的进货、处方、销售环节中的猫腻“野火烧不尽”,尽管“严打”多次,腐败却有恶化趋势,多次“手术”仍然不见好转。

  现实是,没有“药”养“医”,医院只能关门大吉。而对于患者,怎么改都是先涨价,不喊疼才怪。医改好像走入死胡同。然而,老邻居韩国的两条腿走路却走出来新路子,从2001年起,韩国强力实施医药分离,虽然遭到很多抵制,但最终,韩国将医药分离制度推行了下来,公众从药价下降中尝到甜头。

  国内推了个费改税,结果税收了,过路费也没少几块。同样的顾虑在广东此次改革中未必不存在——医师服务费可以应声而收,就怕这15%的药品加成率,未必肯心甘情愿地“落地”。到时候,老百姓药费没少交,反而多添了笔给医师的服务费,赢家是医院,输得精光的还是老百姓。

  这绝非杞人忧天。想想看每次药品集中招标,都号称药价降了多少多少,但老百姓感觉到看病便宜了吗?药厂和医疗机构,有的是办法来玩数字游戏。

  医和药是连体儿,只改药,不改医,“瘸腿改革”很难成功。广东试图以“高薪养医”破解医患难题,这是迈出了一大步,但另一条腿能不能跟上,才是成败关键。(付瑞生)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