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奥运防腐经验”为何少人关注
www.fjnet.cn?2009-08-31 08:29?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审计结果显示,北京奥运在财务收支和场馆建设上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奥组委负责人魏纪中对采访“奥运防腐经验”的记者说:“你是头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这其实是奥组委最愿意分享的经验之一。”(8月27日《国际先驱导报》)

  为什么涉及成百上千亿元资金的北京奥运未审计出腐败问题这样的奇迹,舆论和媒体却少关注呢?可能是公众对反腐产生了审丑疲劳。这些年,大贪小贪前仆后继,腐败情节惊人相似,始终未找到根治腐败之法,公民的反腐激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时常受阻,公众对“防腐经验”本能地嗤之以鼻。

  对“奥运防腐经验”冷漠,还有其他关键原因。

  首先,所谓的“奥运防腐经验”,没有什么新意,没有特别的制度创新,只不过对现行制度执行得较好而已。魏纪中的介绍也确实没什么新鲜制度。比如“作决策的人绝不参与谈判”经验,不过是“不能既踢球又当裁判”;“一顿工作餐也要打报告”,也只是财政预算硬约束的要求。

  连魏纪中自己都承认,防腐“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执行问题”; 奥组委采用的所有办法都不是什么新招术,而来自于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关规定。既然仅仅是执行既有制度,毫无新意,所谓的“奥运防腐经验”就很难引人注意。

  公众冷对“奥运防腐经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意识到奥运防腐在制度上的不可复制性。首先,奥运是一个特殊的工程和事件,举世瞩目,政府一定会尽可能地避免奥运出现腐败问题,否则会极大地影响到国家形象和政府声誉。政府投入很大的监察和审计资源到防腐上来,集中资源保障奥运干净,这种资源集中在制度上很难复制。

  最后,奥运特别的外部监督,一是国际奥委会的审计,这是奥运会一贯的传统;一是国内外媒体无微不至的外部监督,这种严格的外部监督环境也很难复制。(曹林)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