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余秋雨是怎样变成“放羊娃”的
www.fjnet.cn?2009-09-02 09:58?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余秋雨“捐款门”又有新进展,余秋雨连续发表文章介绍其捐助的图书馆,称总花费超过50万。网友质疑为何不公布捐赠收据;此外,仅仅捐了书,没建图书馆,为何要以他的名字命名。余秋雨称灾后重建不应只是物质重建,同时还应有精神、心灵和文化的援建。(9月1日《新快报》)

  比较当初承诺对灾区的20万元捐助款,余秋雨翻倍自抬至50万元,不想落得一片叫好,也不至于昨日复昨日地继续被贬吧!难道真如他前面说的有一股“咬余派”势力顽固?如今没有所谓“对头”的领衔倒戈,更多的就是“散兵游勇”们在质疑不断,这不正见证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报应?

  不能否定地震发生后余秋雨的义举——决定捐助灾区20万元,如果他真的“言必行”,也就“行必果”了,何至于陷入“捐款门”而不可自拔?也许是太把自己的钱当钱了,也许是在等待更可扬名的机会再出手,反正就是在对灾区的不急不躁之中,余秋雨慢慢丧失了兑现承诺的时机,以致到了他自察被动之时为时已晚。

  套用“过时的公正不叫公正”,余秋雨何尝不是在自品“过时的爱心不叫爱心”的苦果?无论是事态严重之后的心急火燎找“买主”,还是之后一连串在捐款与捐书之间“打驾”、“摩擦”,以致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书送出并陈列,余秋雨的所有努力都是那样的苍白乏力,公众已不再相信,甚至连急需捐助的灾区群众也很厌烦,我猜如果不是为保其自尊心,他们早就回绝“非诚勿扰”了。

  一个受人尊敬的知名学者,一夜之间就这样权威扫地,不是失落在学术上,而是失信在诺言上,即便之后竭力穷心补救也无力回天。一方面在于公众一旦受到伤害其回击难以预估,越是知名人士越不可不察;另一方面也是在重复着一个老得掉牙却任人任事任时都值得汲取的教训,诚信不可失,公众不可欺。否则,自己只能成为那个“放羊娃”,即便喊上“狼来了”一万遍,也没人再相信你。(周稀银)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