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一周热评 > 正文
教师身份须向现代公民转型
www.fjnet.cn?2009-09-10 08:18? ?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今天,9月10日,教师节。“祖国的未来与人民教师的使命”,这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审视这个主题,意味不言自明。

  要让教师真正为实现国家愿景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使命,一个最起码的底线是,全社会都要对教师职业充满真正的认同感、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特别是,教师本身要有强大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

  现实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最近有很多报道都说明,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已经变成商业借题促销的重要节点。在教师节已经变成送礼节的语境下,不但广大家长为这个节日背负起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是教师也因此感觉自己的职业没有丝毫荣誉感。一些教师还说,“即使你不收礼,也没多少人因为你是老师而尊重你。”

  不尊重教师的现象,以及一些不值得尊敬的教师,会让教育界不再是一片净土。尽管这几年,教师职业遭遇异化问题被无数次分析过,教师品德沦陷的状况也招致过诟病。但是,教师职业陷于认同危机的现实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普遍树立起教师的职业尊严,来让伟大师魂成为惠泽国家未来的源头呢?我以为,这需要全社会完成一次对教师职业的理念转身,让教师队伍真正从精神人格上站起来。

  很显然,如何把感动与敬畏献给所有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三尺讲台上的普通教师,需要全社会交出合格的答卷。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尊严与权利是否做到足够的尊重?公众舆论对师德开发到底是否懂得了理性与节制?如何为教师注入足够的热情与动力,让他们不断自省来提升人格力量与业务能力?

  这一切,其实都应建立在对教师身份进行时代转型的基础之上。今天的教师职业,必须被赋予诸如人文、权利、民主之类的时代因素;今天的教师群体,必须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具有现代法制精神与公民意识的教育工作者。

  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对教师进行 “道德捆绑”的现象,为什么许多教师得不到尊敬与敬仰,原因就在于教育园地并没有真正成为民主与人文的精神领地。特别是,当前,教育界存在着诸多权利侵损的现象。比如,教师节假日补课屡禁不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休息权都遭受损害。

  一个讲求道德文明的年代,一个注重权利法治的时代,应该让教师成为最具有现代公民精神的群体。只有让今天的教师完成向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转型,才能让这个群体重新获得社会的普遍尊重,拥有足够的职业尊严。(单士兵)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