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一周热评 > 正文
名师当官和官当名师
www.fjnet.cn?2009-09-13 08:55?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

  我们的大学负责人,做官、研究、教学、项目、奖项,一个也不能少。真佩服他们,简直就是特殊材料造就的超人。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经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行政职务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等的“校座”就多达20位。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这个消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是名符其实的名师,出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倒也无可厚非。领导应该是内行,这是各行各业的共识。想当年,李鸿章一手建立了现代化的北洋水师,却派了自己的亲信,旧式军人出身的丁汝昌去管理,后来的事实证明,丁汝昌的气节值得敬佩,但对于现代化的海军的确是个外行,管理起来力不从心。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与这样不合理的人事安排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由是观之,一所大学的校长以及其他管理职位由教学名师担任,并无太大的不妥。名师终究出身于教学科研第一线,熟悉学校的各种业务,了解学校的长项和短处,如果本身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在管理工作中对症下药,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是件好事。总比“空降”一些不熟悉业务的外行要好。当然,名师的教学科研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如果学校发展了,名师个人做些牺牲也未尝不可。

  其实,真正的问题不是名师能不能当官,而是官如何变成名师。“九成名师都有行政职务”令人真正担心的问题是,是不是因为有了行政职务,才能当上名师?100名名师中,20位是“校座”,这个比例无论如何都有些太高了。其实,真正的大学校长是个需要自我牺牲的职业,当上校长,就只能全心全意地从事管理工作,原先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就要放在一边,研究和教学带来的各种利益自然也就要牺牲掉了。我曾经看过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的电视访谈,他说他当校长的那几年,研究工作完全停止了,对他自己的学术事业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但不得不如此,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过这样的国际惯例在我们这里完全被中国特色代替了,我们的大学负责人,做官、研究、教学、项目、奖项,一个也不能少。真佩服他们,简直就是特殊材料造就的超人。据说,大学已经进入了赢者通吃的时代,这件事情似乎就是一个注脚。(周云)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