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专家当“钱托”是损人毁己
www.fjnet.cn?2009-09-21 08:40? ?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合肥市招投标中心聘请的7名专家因收受他人贿赂,为请托人所在公司打高分令其中标,日前被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以非国家人员受贿罪判刑。专家当“钱托”,再次暴露了当前专家队伍中少数人见利忘义的现实,发人深思。

  这7名专家均是合肥市招投标中心专家库专家评委,他们有的是大学退休教授,有的是企业工程师。去年以来,作为合肥市政府采购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担任3个新建小区电梯采购的评审委员。在此期间,接受某电梯公司负责人的请托,为其产品在评审中打了较高分数。评审期间,7人共接受电梯公司负责人好处费23万多元。

  专家收取钱财为商人当“托儿”,这已不是新鲜事。有的地方举办的专家评审会,主办单位以“评审费”名义为专家发红包,而所谓的“鉴定评审”不过是走过场。至于以宣传“保健”为名推销医药产品的专家,打着“帮投资者赚钱”幌子实为机构吆喝的股评家、信口开河为开发商代言的房地产专家,都屡见不鲜。

  甘心当“钱托”,暴露了一些专家职业道德的沉沦。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今天,一些专家放弃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眼中只有钱财,不顾社会责任,利用自身的名气、身份,为利益集团代言,沦落为他们的传声筒和工具。

  专家当“钱托”是一种社会悲哀。上述被判刑的7位专家中有一位是退休教授,他事后表示,之所以接受请托是觉得“能方便别人就方便别人”。岂不知,这样的“方便别人”严重损害了社会利益,也使部分专家的形象斯文扫地。在招投标领域,一些专家放弃了专业操守,把专业话语权变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筹码,使得招投标领域的秩序混乱,“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专家因在某一学术领域的精深造诣被奉为权威,受人尊敬,为人信赖。诚信、科学、严谨、公正是专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专家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但愿各方面的专家们能从合肥市招投标中心腐败案件中汲取教训,加强自律,站准立场,坚守职业操守,谨慎地行使好专业话语权,不要沦为某些利益集团、某些不法商人的工具。(杨玉华)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