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化发展
www.fjnet.cn?2009-09-24 09:4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初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是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增长期。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是城镇化进程的恢复增长期。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步入了高速增长期。从统计数字上的变化看,从1997年到现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每年至少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08年为止,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5.7%,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亿人。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接近60%,十六大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基本实现。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是城镇化发展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有利于增加农村的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商品消费需求,丰富农产品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更有利于通过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增加,吸引现代要素投入到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是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定居,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带动GDP增长。按照每年城镇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计算,每年我国将有2000万左右的人口从农村到城镇定居,也意味着每年将有至少600万个家庭进入城镇。如果他们转为城镇人口,在城镇购房、消费,将会对房地产业、工业制成品等产生巨大的需求。

  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大大增加城镇的活力,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农村年富力强的就业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将改变城镇的人口结构,增加城镇的劳动力供给,特别是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时期,缓解城镇老年人口的供养压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还将大大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教育资源严重过剩的压力。

  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还面临着很大的制度障碍。例如,虽然统计上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5.7%,但实际上其中绝大部分并没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而在我国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居民中,仍有1.6亿人是长期在城镇就业务工的外来农村人口,他们的长期消费趋势在农村。虽然我们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真正转变这些进城农民的身份,破解有关制度性的障碍,还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李铁)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