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保障农民工子弟就近入学利在将来
www.fjnet.cn?2009-09-25? 薛涌?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年前100万儿童失学在农村,今天100万失学在城市。中国经济起飞这么长时间,农民子弟还是继续失学,只是失学的地点有所变化而已。那些幸运的农民工子弟即使和城里孩子坐在一间教室里,学业上也至少落后两年。新建起的“新公民学校”,本是为解决农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但是,学校招九十个学生,政府“埋单”的只有三十位,三分之二的经费要靠捐助。也就是说,一旦没有捐助,那三分之二的孩子随时可能失学。

保证公民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能否考虑出台一项政策:凡是能出示在本地区居住证明的居民(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其子女即有就近入学的权利,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政府根据学校接收学生的人数,对其进行财政拨款。这样,不是每个孩子的教育权利就都得到保障了吗?

有人会说:这太异想天开了。但我的切身经历证明这并非妄想,发达国家基本都有这样的规矩。我最近从波士顿近郊搬家到远郊,为的是给十岁的女儿找个一流学校。八十岁的老母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孩子入学的事情办好了吗?”我告诉她:这个事情几乎是不需要办的。你住下了,告诉学校你有个孩子。学校马上叫全家去学校见面介绍情况,殷勤得很。美国并非没有民工,而且他们的民工多是偷渡过去的非法移民。但是,这些人只要租个房子,拿着住址就可以就近入学。这不仅是出于人道,也有长远利益的考虑。非法移民的子弟,许多是在当地生的,已经是美国公民,有的即使不是,日后肯定要在那个社会中度过一生。你不让人家入学,这些人素质就低,长大后百无一用,吃亏的还是社会。一位保守派人士甚至上电视抨击反移民的人:别一天到晚埋怨移民抢了我们的饭碗,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恐怕会发愁找不到人干活呢。

我最近出版的《怎样做大国》一书,论述的也是这一主题。在个人生活中,中国人都知道“养儿防老”;但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甚至有些城里人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纳的税不该供养农民工子弟读书。殊不知没有这些农民工,城市经济几乎无法运转。更不用说,城市的出生率远低于人口替代水平,现在的城里人以后将无法仅靠子女赡养。而农民工子弟如果日后成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国家就有更多的资源在老龄化的时代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计和福利。如果这些农民工子弟多成了半文盲,他们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没有余力供养退休人口。

当一个父亲荒废了儿子的学业、老年后因为指望不上不成器的儿子而穷困潦倒时,别人就会拿另一培养出成功的儿子、如今享清福的老人与之对比,感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劝城里的中产阶级好好想想:你们现在种的是什么?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
“民工荒” 郏县白领教师 成都醉驾判死刑
中国企业500强 重庆房价调控 丈母娘与高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