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东南锐评 > 正文
男子中秋为何不拜月?
www.fjnet.cn?2009-10-05 09:26? 万芳?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文章:民族的东西,何陋之有?

“时维己丑年仲秋,诚炎黄儿女,兴华名,复礼从德,祈告夜明……”2日晚,一群少女身着汉服,相约在福州八旗会馆,以传统“祭月”仪式祭祀月神,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中国新闻网10月3日)

?
10月2日晚,十名身着汉服的青年女子在福州八旗会馆按传统举行的祭拜月亮仪式上先后进行敬香、敬酒、献花、献月饼、诵读祭文、拜月礼仪,体验传统中秋民俗。刘可耕 摄

然而祭月本身不是新闻,真正值得注意是一些人对于“全是女子祭月”的疑问。祭月,本来是一件很民族的,很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今在一个商业公司的鼎力支持下进行,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用心。而且以妙龄女子身着汉服进行此活动多少有点“色诱之术”的感觉,况且这种手段在几天看来也是见怪不怪的,大家的怀疑也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但事实却远非如此简单。在我国古代传统中,有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传统。“男不拜月”是说,男人没有妇女“拜月”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天上牛郎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日子,俗称“女儿节”,又称“乞巧节”。这天晚上,女性们都要竟相在阳台、庭院,陈设果品糕点,点燃香烛,向月祷拜,直至深夜。这是妇女的节日,男子汉大丈夫当然不应参与其中。

“女不祭灶”的传说比较老。在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一个大男人却像美女一样,到是很迷人。由于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我们虽然不敢说这个商业公司没有作秀炒作的意味,但是我可以说这“全是女子祭月”这招是没有“掺水”的。不管其“用心险恶”也好还是“另有所图”也好,其是在遵循我们古老的传统,这样民族性的商业活动业在笔者看来是无伤大雅的。

相反,在这次刻意为之的汉服祭月活动中,却暴露出了我们的对于自身古老文明和传统的“无知”,在不断西化的过程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还是一点点消失了。一方面我们不停在倡导对我们丰富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对于申遗情有独钟,但是,另一反面我们却又如此“不屑”于自己的文化,甚至于毫无了解。时至今日,我们留下的也是仅有的就是那“吃喝”二字了,这样,民族性文化还有何意义?

一次祭月,就让我们伤得如此之痛。前不久,我们又有许多非物质文化进入世界遗产了。但是,那又意味着这什么呢?仅仅是旅游看点吗?没有真的把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剩下的终究只是没有灵魂空壳。到时又会问出为何男子不拜月这样可笑问题来。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