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学科竞赛可别只培养“猜题神人”
www.fjnet.cn?2009-10-15 08:40? 吴龙贵?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

全国物理竞赛半数试题曾被训练

相关评论:别让“加分通道”损害教育公平

如果不剥离附着于学科竞赛之上的与高考有关的利益,就会使它走向反面:培养不了人才,只能培养“猜题神人”。

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第2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河南赛区)复赛中,前20名中仅郑州外国语学校一个物理竞赛班就占了16名,仅100分以上者,该校就有11人之多,其中最高分为152分。这样惊人的成绩受到普遍质疑。13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公布相关调查报告称,“没有发现泄题的证据”。

调查报告虽已出炉,人们的质疑却未停止。据介绍,此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统一命题,不同赛区的考生做的是同一张试卷,但其它省市的最高分为86分到127分不等,与郑州外国语学校相差甚远——也就是说,郑州外国语学校物理竞赛班的成绩,足以傲视全国。

对于外界的质疑,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毛杰称,此次物理竞赛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一是学生素质高,二是物理竞赛辅导老师的水平高。然而,此次竞赛共有8道题,而该校物理竞赛辅导老师石敬凯一人就猜中4题——这恐怕不亚于中大奖。

笔者更愿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从浙江“三模三电”加分事件,到重庆“加分门”,再到这一事件,由于与高考存在着极大的利益关联性,一些学科竞赛的问题已暴露无遗。以此次物理竞赛为例,赛区前50名都能获得保送名校的机会,二等奖也能获得20分到60分的加分,在如此大的诱惑之下,发生某些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具体来说,这一事件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发生了泄题事件,如果真是这样,则涉嫌腐败,也说明这个竞赛缺乏公信力;二是该辅导老师真是猜中了题,那人们就难免要质疑此类学科竞赛存在的价值了:猜题就能得高分,竞赛还能担得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吗?

学科竞赛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剥离附着于其上的保送、加分等与高考有关的利益,就会使它走向反面:培养不了人才,只能培养“猜题神人”。这不仅践踏了高考的公平,还会滋生其他问题。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