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在天津女排身上看到老“女排精神”
www.fjnet.cn?2009-10-21 14:44? 韩 风?来源:今晚报    我来说两句

天津女排在全运会上奋力拼搏,再克劲旅辽宁队蝉联冠军,让人们看到了老女排精神的回归。

中国女排曾经创造了“五连冠”的荣誉。但比“五连冠”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收获了“女排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成为运动员们自强不息的标杆楷模,而且成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并一直激励国人拼搏向前。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中国女排,真可谓是一支充满传奇的队伍。不管对手多么强大,不管比赛多么难打,她们都是每分必争、绝不放弃的,都是团结一心、无所畏惧的。是她们,让国际社会不仅看到了一个球队的精神风貌,更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记得那时候,国人从“女排精神”里感受到了一种自豪、一种光荣。中国女排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女排姑娘们收到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就达到3万多件。记得那时的广播和报纸上常有报道,一些单位和部门都表示,要学习女排精神,保证超额完成任务。像“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等时常见诸媒体。女排精神早已跨出体育界,成为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正如有社会学家指出的,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里,改革开放脚步刚迈出不久,举国上下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拼搏精神。“女排精神”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勇气。

今天的中国女排,无庸讳言,在斗志上明显地“菜”了。所以很多人都感叹,老女排精神看不到了。《成都日报》报道,郎平在本届全运会上,就中国排球遇到困难,谈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其中最犀利的观点就是目前“90后”女排队员缺少“女排精神”。郎平表示:“我们常讲‘女排精神’,现在的球员对老女排陌生了,说精神她们不一定知道了,这是现实情况。球员多数是‘90后’,不知道中国女排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不了解我们当时是在怎样一种条件下打球、训练的。许多事不是通过语言就能讲清楚的。”

无论什么时候,“女排精神”这个词汇都不应在中国人的字典中抹去,“女排精神”的内涵更是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我们的斗志和勇气不能丢。而这,正是“女排精神”最需要得到传承和弘扬的根本原因。

在这届全运会上,在天津女排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直让中国人引为自豪和骄傲的“女排精神”没有丢。天津女排并不是绝对的强者,她们也有失误和失败,也曾经历挫折和坎坷,但是她们永不言败、永不气馁、永不放弃,依靠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她们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为中国排坛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一个激励我们前行奋斗的精神符号。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