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进退自如的索捐遮不住权力寻租
www.fjnet.cn?2009-10-29 10:32? 修仰峰?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河北威县前不久公开招聘择优录用191名应届大学生充实到全县中小学的教学一线。新教师工作不久后,校方就要求他们捐三到五万元的“捐资助教款”,换取正式编制。不少新老师说,如不捐款,就不能再教书。而该县教育局负责人称没有强制捐款,全凭自愿。在媒体的介入下,该县近日叫停这一“自愿”的捐款。(10月28日新华网)

事实一再证明,大凡贫困县,总习惯利用手中之权设置各种名目搜刮民脂民膏,以缓解财政收入上的窘境。而威县就是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县,这个基本点决定他们具有敛财的强烈冲动。

不过和其他地方粗暴、赤裸裸的强制征款比起来,威县操作得可“艺术”多了:第一,利用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和入编的心理,再加上必要的恐吓,“捐资助教款”的收取基本不会有阻力,也不会导致民怨沸腾;第二,一再强调新老师“自愿”捐款,以此为挡箭牌,回应舆论质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该县教育局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还能振振有词,就在于这款项存在教育局的账户里,并没有落入个人腰包,一旦曝光后,上级也无法以腐败论处,顶多算违规,个人和部门被问责的成本几乎等于零。

不得不说,现在贫困县敛财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如何应付民众和舆论,设计得周密严实,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成功,几百万款项轻松收入囊中,至于这钱最后流向哪里,上交地方财政、成为部门经费还是被官员瓜分,只有天知道;如果“失手”,顶多把钱退还给捐款者了事,他们官照当,位子照坐。

这样的敛财越高明,公众就越感到忧心:这和生意场上的商人作为何异,哪里还有一点职能部门履行政务的样子?商人千方百计谋利,还得自己出资承担风险,可威县教育局却“无本万利”,把属于国家公共资源的教师编制当作自家商品叫卖,而且还以购买者“自愿”的名义搞强买强卖——这是什么样的商人?大概只能称为“官商”了。

正常的教师编制与岗位的授予与获得,在权力之手的运作吓,竟然成了一桩交易。不得不说,如今一些部门管理的市场化、利益化味道已日趋浓烈。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清朝的“捐官”,你捐多少银子,就给你多大的乌纱帽。如果非要说河北威县的新版“捐官”有什么”进步”,就在于他们还不敢像清朝官府那样公开拍卖官位,还懂得遮羞,千方百计扯来“捐资助教”、“自愿”等几块幌子,遮住他们权力寻租的私处。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