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官腔”答复质疑是推卸责任的万金油
www.fjnet.cn?2009-10-31 10:03? 笪祖煌?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这些幼儿园目前的体制属于财政核补的事业单位,财政按有关规定核定其经费。”昨日,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幼儿园“补贴”情况的书面说明中说。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存在这一现象的地方不只广州。这个问题将随着体制逐步理顺加以解决,“补贴”将逐步取消。(10月29日《南方日报》) 

“逐步理顺”、“逐步取消”,是广州市财政局应申请公开预算信息后,回应民众质疑“幼儿园补贴”的表态。而此问题,近年来已有不少人大代表在省“两会”上质疑过省财政厅负责人,答复是“将逐步减少”。省市财政部门皆以“逐步××”回答质疑,这个“逐步”,究竟是分几步?多长时间一步?从今至何时完成“逐步”?可以认为是较短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很长的时期。 

如此“逐步”,既履行了对质疑答复的义务,又行了能伸能缩、模棱两可、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的表态。答者,自以为很高明;听者,实在是一头雾水。 

诚然,“幼儿园补贴”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也不是只在广州存在此现象,但这并不能成为含糊其辞回答质疑的理由。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应当如实告之什么时间可以解决或暂时不能解决;对职责范围以外的,也应当明确告之应由谁解决或会同谁解决,而不应该以“逐步”来搪塞。至于“幼儿园补贴”并非广州个案问题,是不是有用“逐步”来拖延等候,待其他地方取消“补贴”再行动,就必不担风险之嫌?  

作为一个法治的、透明的、民本的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财政部门,用逐步××之类的官话、套话来回复质疑,实在是在敷衍民众,愚弄百姓。然而,此类情形在不少行政部门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特别是在回答记者提问、回应公众质疑的尖锐敏感问题时,往往是含糊其辞的官话、套话连篇,时而还会用一些外交辞令来应付。这是忘记自身政务信息公开的义务、忽视了社会公众知情权的表现,更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用、官僚衙门作风在作怪的体现。长此以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必将大打折扣,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必将受到严重损毁!


责任编辑:徐嵘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