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增加民意权重能否纠偏GDP崇拜
www.fjnet.cn?2009-11-04 09:37? 王丹雪?来源:燕赵晚报    我来说两句

中央出台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规定,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主要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6个环节,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加大。(11月3日人民网)

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模式是社会进程的阶段性产物,这种评价方式曾对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起过关键性作用,其功绩国人无意也无法抹杀。

时至今日,社会在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及全球经济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模式也开始暴露出诸多社会弊端。且不说在GDP指挥棒下的GDP注水,也不说地方干部为堆砌GDP而大干快上,仅是GDP挂帅引发的一些现实问题就已经开始影响社会和民生。

比较明显的如全民关注的土地和住房问题。十余年的房地产业发展史,基本就是地方政府的卖地史,其背后的原始驱动就是GDP。北京2009年前三季度的土地出让金占全市同期财政收入的1/3强,为历史最高。近年来,便捷的卖地收入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一边是事关民生的住房,一边是事关政绩的GDP,地方政府作何选择我们不必妄加揣测,但地价逆势飞扬,保障性住房推进缓慢,已经让民意触摸到GDP 的坚硬外壳。

还有环境污染和资源问题。发展第二产业,引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是国情所需,就业、税收也确实受益其中。但是伴随着GDP数字的提升,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现状看,民族付出的代价实在过于沉重。招商引资没错,但是诸多“两高一资”产业的出现,直接动因无外乎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太多殃及子孙的“跃进式”经济模式,太多罔顾民意的地方行为,都被GDP的漂亮曲线所掩盖。

还有干部为谁服务的问题。干部评价决定权来源过于单一且集中在上级领导手里,让地方领导干部陷入“只惟上,不惟实”的怪圈之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民意如何,因为无关于干部升迁,根本不予理会。

“民为重,君为轻”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只有百姓满意,社会才能稳定。从孙中山提出的“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到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思想,无不体现民本思维。对于干部而言,科学发展不仅是执政思维的科学化,更需要执政理念的民本化,而不能忤逆民意唯GDP之马首是瞻!

可以预期,《意见》的实施,有望给领导干部的执政思维和执政模式带来根本影响,使领导干部不再聚焦GDP数字,由点及面地关注多元民生需求,俯下身子倾听民意指向。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