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周欢 > 正文
八成农民工子女不愿父母到校探望?
www.fjnet.cn?2009-12-02 08:43? 周欢?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出了力,他们子女的教育,也应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走到哪里都扛着扁担或拿着竹棒,一部电视剧《山城棒棒军》,让很多人解读了重庆力哥的内心世界,勤劳质朴、朴实可敬。不过,对于包括“棒棒军”在内的农民工而言,现实社会的尴尬也往往“都是扁担惹得祸”。

最近,女儿所在小学通知部分家长开会,黄先生郁闷了起来——女儿坚决要让妈妈去学校,而不同意身为“棒棒军”的他去出席家长会。此前,黄先生去学校探望过一次,就因那次他扛着扁担去让女儿很没面子,女儿再也不愿他去。据初步调查,有八成农民工子女不愿父母到校探望。(12月1日《重庆晚报》)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面子和虚荣面前,古训往往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为“死要面子”,笔者身边不少学生都谢绝透露父母职业和家庭状况,生怕别人以异样的眼光打量自己这个出身草根的“贫二代”、“穷二代”;因为虚荣心强,社会上很多人像荧屏上演绎的一样,绝口不提“我的丑娘”,担心“家丑外扬”后降低身价、遭人非议。

在笔者的表姐身上就曾发生类似的故事。当时,表姐还是在镇上读初中的寄宿生,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每每会中途“断炊”。有一次,笔者姑父即表姐的父亲为送米送菜特意去学校看望她,表姐竟当面诘问“怎么不戴个帽子啊,现在班上人都知道我父亲是秃头了”。从此以后,姑父再也不敢“擅自”去学校探望表姐了,若有事必须去就一定不会忘记先戴上帽子。十多年过去了,姑父日渐老去,表姐的儿子也已读小学了,提及那件事,她还常常惭愧不已。现在,表姐时刻不忘的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体谅、学会感恩。

感恩节的尾巴刚刚扫过,手机里还保存着几条感恩节的短信,现在读来,更感温馨。“雁过无痕,叶落无声,美丽是些具体而实在的东西,无处不在的守侯着你。感激这个世界的魅力,感激你的存在,感激我们的相识。”我们感谢老师同学、感谢亲人朋友,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还是一直陪伴着我们、让人习焉不察的父母的关爱,即便客观条件是“丑娘”,内心世界也是伟大的母亲。

犹记,几年前一位老农致信记者痛陈儿子不知感恩。父亲送孩子去大学报到,“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李扔出了老远,一只鞋也甩掉了。儿子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么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用力拽了一下说‘干什么啊,丢不丢人’”。一个“丢人”,不知道会让多少农村老父母心口疼。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到头来也许就是因为一根扁担、一个帽子,甚至不小心摔一跤,都会成为自己孩子嫌弃的对象,多么可怕、可悲!

乌鸟私情,更何况人非草木。面子,不应成为学生不愿父母来校探望的“咽拭子”;嫌弃,也不该成为纵容学生放弃感恩父母、忘却社会责任的情感借口。学校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感恩,莫让农村老父式的困惑再度盘旋在我们耳旁,“在校园里除了学会文化外,怎么就没有学到良心”。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