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叶青林 > 正文
高校揽才不差钱,差的是学术环境
www.fjnet.cn?2009-12-28 09:42? 叶青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昨日,在留交会的“大学校长沙龙”上,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开出 1000万元启动资金的诱人条件,吸引优秀海归,而来自上海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的四位校长也不示弱,纷纷亮出各自丰厚条件,开展人才争夺大PK。(12月27日《羊城晚报》)

各大高校求贤如渴,纷纷许以优厚待遇吸引广大留学人员归国工作,这本是件好事,体现的是高校对学术、对知识的尊重。然而海南大学动辄出手阔绰的千万巨款启动资金和各大高校接下跟进的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优惠条件,实在令笔者疑惑,这究竟是一场留学人员招聘会还是一场拍卖竞标会?其间,高校使尽解数,摆出种种筹码的举动丝毫不见有多少高校作风上的风雅,却颇有一种暴发户比阔炫富的味道。如,海南大学许诺千万启动资金、海景房教工宿舍、新鲜水果之后,东北的大学给出50到500万的待遇,广州大学则强调国家、省、市给予的拨款优势,甚至亮出拥有专业歌舞团、芭蕾舞团的杀手锏。总而言之,各大高校的潜台词就是:不差钱。

高校的俨然是财大气粗,势在必得的架势,然而高校真能如愿揽进英才吗?

联想到不久前的孙爱武事件和浙大海归博士自杀事件,我们应该清楚,当前对于高校人才制度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应该是资金待遇丰厚与否,而是学术环境是否良好。孙爱武和自杀的涂序新都不可谓不是人才,一位是在国际顶尖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一位则是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然而国内的学术环境却让他们水土不服,难以适应,最终等待他们的都是一条惨淡的道路。如同涂序新在遗书中对国内学术圈的责难那样,学术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海归人才国内发展的瓶颈。

如此一来,对于海归人员而言,在恶劣学术环境制约着的有限发展空间下,科研经费、物质收入的吸引力必然是要大打折扣。而事实上,中国之所以成为人才净输出国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国内学术环境的恶劣,论文造假、学术行政化的种种恶劣之风已经成为让海归人才们望而却步的重要因素。

高校为了揽才给出优厚的待遇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就可以沉湎于物质待遇和科研经费的许诺比拼之中而对学术环境、学术风气的问题置若罔闻。我们相信,净化了学术风气和学术环境的高校应该会比那些许诺千万启动资金和海景房等种种待遇的高校更受海归人才青睐。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