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两会要什么?两会不要什么?
www.fjnet.cn?2010-03-03 09:32? 毕诗成?来源: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4.两会要“像政治集会”,两会不要“像春晚表演”

有网民批评春晚时调侃:春晚不能像两会,两会不能像春晚。这话颇有几分“恶搞”的意味,前一句说的是春晚节目不能太多艺术与讽刺,而缺少娱乐因素;后一句批评有的两会提案不能太多现实与贴民,看起来很搞笑像小品。一句话:闹拧了。或许有人会说,这话不很公道:两会也可以“生动活泼”,这也有利于吸引民众眼球进而关注公共话题,不一定总是板着面孔拒人千里。这话不假,问题在于:不能只是把上两会当成了上春晚,光记得舞台上摆几个POSE,尽量被闪光灯聚焦,却毫不在意这POSE是不是像芙蓉姐姐一样缺乏意义。

每年两会结束,媒体都会评出一些经不起推敲、明显信口开河的雷人提案(比如“女性做家务,老公应支付工资”之类)。但回过头看,越荒唐的话题越有可能成为舆论热点,大家以“讨伐”的名义加速传播,雷语作者尽管颇像丑角,但好赖也能把自己搞成公众人物。这种怪象确实有娱乐性,但对两会本属稀缺的政治资源显然是一种浪费,让人痛心。

5.两会要“开方服药”,两会不要“谝谝拉倒”

每年两会前,媒体都会征集民意民情,努力呈现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重点。冷观历年热点议题,不得不说,有很多民生积弊是被反复讨论,却总是没有“破冰”下文的,这也成为两会“泡沫说”的来源——— 代表委员在两会上以维护公平正义的面孔搞一通 “望闻问切”,却不能“开方抓药”,也不管公权力照不照方抓药、肯不肯吃药,结果很多民生话题只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搁置上一年,来年拿来再说。如果严肃的公共讨论是“三月来了四月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老百姓就会感觉,你代表委员跟俺在自家炕头上发牢骚差不多,“不管用”,难免要有所失望。

任何民生问题的讨论,最后都要“使事情进入一个可治理的状态”,进入可治理状态本身不是解决问题,但却可以使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很多改革的确复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你总要有个开头,破个题,给出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不能总让改革显得遥遥无期。代表委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媒体评论员,觉得自己能充分说说意见就不错了,你们还有宪法赋予的监督权,“谝谝”之后,更需要去追问、监督那些要害问题的实质进程。如果满足于一年制造一次漂亮的表达泡沫,并不是正常的参政议政,也不是中国式代议制度应有的“特色”。

结束语:

“两会要什么”,寄托着我们的期待;“两会不要什么”,表达着我们的提醒。今年的两会之幕刚刚开启,我们希望能多一些“要”,少一些“不要”。毕竟,一个高质量、经得住“围观”的两会,方能有效律动中国的民主政治,方能衍生出民众之福。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