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免费师范生的强制制度有失公平
www.fjnet.cn?2010-03-08 08:34? 朱永新?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师范专业,从事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实施三年以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没有找到解决基层优秀教师短缺这一问题的根源。众多的农村学校之所以缺乏优秀教师,主要在于中西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且有限的投入还被用在各类城市重点学校,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没有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环境,人生价值在当地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优秀教师大量流失或转行。如果不提高教师待遇,不重视教师的进修、培训和成长,单凭免费师范生政策,中国基层永远生长不出优秀的教师群体。

第二,免费师范生政策有失公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青年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自由择业,免费师范生强行分配的制度,违背了人才培养的规律,也剥夺了青年人的自由选择权。免费师范生很多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孩子,这些18岁上下的孩子,大都来自信息相对闭塞的乡村,涉世未深,他们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所知甚少,而且没有丝毫的职业思想准备,但是,他们一进大学就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学完4年的师范,然后再用几年时间从事基层教育工作,而且期间不被允许去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这种制度设计让这些还未上大学、还没有能力搞清楚教师这职业意味着什么的年轻人,在根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热爱教育事业之前,就被强行地规定在未来14年都应该从事这项关系到青少年的灵魂塑造的伟大工作。这样的协议,无论从人情还是从法理上来说,都有些不大公平。让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从事教育工作,无论是对于教育事业还是对于他本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第三、免费师范生政策不利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培养优秀师资,但其中的很多条款不利于青年人健康成长,还可能损伤青年人的尊严,在客观上制造了不利于优秀师资精神成长的负面环境。因为前途已经确定,导致部分学生心存“学习期间不愁吃住,毕业不愁找工作”的思想,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部分有能力、有上进心的学生,因为不能考研,不能从事其他工作,逐渐也变得消沉。命运无法做主的情绪,影响着他们。这样的环境,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教育人才。

我们认为,现在的免费师范生制度,是完全可以借鉴大学生村官的操作办法的。我们不必要在特定的大学让学生一开始就成为“免费师范生”,而是在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采取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由教育部(主要解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农村地区)和各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选聘数量,按照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基本程序进行选聘,在担任农村教师期间,参加相应社会保险,同时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财政代偿等政策。工作期满以后,也享受大学生村官的五条“出路”。这样,相信会有更加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农村教师的行列。如果对农村医生、农业技术等农村需要的人才,也采取这样的办法,也会吸引许多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