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食用油行业缘何乱象频生
www.fjnet.cn?2010-03-16 08:29? 马红漫?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产业结构决定着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食用油行业能够同时涨价,同时采取潜规则,根源在于产业结构集中在外资的垄断。有数据显示,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或控股,占到总股本的66%。由此导致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75%的市场份额,已被大型跨国粮商所控制,中资企业在行业内的定价权已经是全面溃败。当然,外资进入农产品业属于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进入行为本身并没有疑问。只是外资的进入有利有弊,如何才能够兴利抑弊,在这一问题上准入监管措施却没有做到位。

外资进入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国内农产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了国内现代农业发展;而缺点则是影响国内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安全。从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历程看,开放竞争之前农产品供给长期处于短缺之中,国有企业一统农产品市场供给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靠着农村个体经济盘活才解决了国人吃粮问题。只是近年来在外资巨头的强大竞争力面前,多数民营企业被击垮或兼并,市场话语权逐步被外资企业所取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外资企业的垄断格局影响了国内农产品市场发展,但这并不是“外资”身份所带来的罪过,而是行业开放准入管制失误导致的结果。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提出过“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该理论认为后发经济体的比较优势需要政策保护扶持,而不是轻易地全面开放,否则民族产业就会被外资打垮而失去发展机会。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历程印证了这一理论,国内农业企业脱胎于小农经济,其自身竞争力不足根本无法与外资企业正面竞争,这才导致了食用油等国内农产品行业控制权旁落。从韩国等经济体对农业保护经验看,对于外资进入农产品行业需要有两个限制,一是进入的范围,初期应以终端产品、非敏感产品为主,至于粮食油品则需审慎开放;二是限定外资企业的进入比例,比如限定单个外资企业进入上限为10%到15%,避免全行业被外资控制的局面。此外,鼓励扶持本土农产品企业发展也必不可少,政策多管齐下才能够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公平合理。

以此而言,食用油市场的诸多乱象根源是农产品市场管制的失范,“3·15”我们固然要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同时农业合理竞争同样需要得到保护,否则消费者权益必然会因为供给方强势地位而被侵害。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