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妨给“考试敬香”一条舆论出路
www.fjnet.cn?2010-05-19 18:00? 侯金亮?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长江日报》,昨日凌晨3时许,新洲一所初中学校组织毕业班的30多名班主任和学科组长从学校出发,冒雨前往道观河风景区报恩禅寺敬香。带队的副校长说,此举是“为了加强凝聚力”。

每到中考、高考,很多寺庙的香火就会旺起来。以至“考试敬香”成为一些学校的常规性动作。那些平时都不怎么烧香拜佛的人,面对考试一个个的都变的“虔诚”了。笔者对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以为然。若校方把此举称之为“加强凝聚力”,那就只能算是笑谈,笔者对这种有组织的行为不敢苟同。同时,笔者也不认为此举与所谓的“迷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

其实,那些学生也未尝不知烧香拜佛对考试成绩的作用趋近于零。谁都知道,对于考试成绩倒数第一的同学,就算烧十年香,拜十年佛,也不可能考第一。问题是,为什么烧香拜佛依然盛行,且成为有组织的行为。单纯的给这个行为贴上“迷信”的标签,然后讨伐之,未免剑走偏锋。实质上,这不是一个“迷信”的问题,经常烧香的人未必信仰宗教,因此,这也不是一个“信仰”问题。说到底,这仅是一个心理问题,为的是释放压力,转移焦虑。

和西方国家的教育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应试型的,一切以考试为准绳,选拔的是考试冠军。由此,中国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尤其是升学这个决定命运的时刻。凡是经历过升学考试的人都清楚当时所面临的压力。在当前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下,考生承受巨大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这就牵扯如何减压,排挤焦虑的问题。

无疑,“烧香拜佛”成为一个选项。有些考试专家也曾提供过一些诸如运动减压等释放途径。但是,面对巨大压力,人往往最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安慰,都想有一种精神上的倚靠或寄托。而这恰恰是单纯的运动所不能替代的。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强大的人是不存在的,是人就会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有心里没底的时候,就有寻求精神依托的需要。

没有必要过度解读“考试敬香”的行为,更不能拿着“反迷信”的大棒肆意挥舞。虽然校方的说法和行为有些不妥,可是,我们不要自以为占据了精神文明的制高点,就不给他们一点舆论生存空间。其实,“考试敬香”仅是一个单纯的解压行为而已,他们不能承受舆论的重压。笔者以为,不妨给“考试敬香”一条舆论出路。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