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面对“零月薪”,何妨“零容忍”
www.fjnet.cn?2010-05-25 15:54? 叶传龙?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5月24日京华时报)

竟然有两成之多大学生容忍“零月薪”,的确有点不可思议。大学生如此自降身价、“自取其辱”,甚至给人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也许,那些选择容忍“零月薪”的大学生反倒会认为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现实境况下,大学生就业哪有“风景独好”?放眼望去,不是无业可就,就是为了一个职位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地挤破头去竞争。所以,现实倒逼一些大学生择业更为务实,只得放低了身姿,调整好心态,甚至不惜委屈了自己——“给钱就卖,不给钱也卖”。

如果给“零月薪”换一个说法,那就是 “一文不值”。不是吗,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到头来只成为一个“杨白劳”,其中所显出的无奈和尴尬,绝不是大学生个人之耻,更是社会之痛,尤其需要带来教育体制和招生制度方面的反思。难道当下大学生果真泛滥和贬值到了如此境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有关部门在招生和培养中为何没有根据社会的“晴雨表”作出及时调整?

大学生之多和找工作不易,这些都是事实,但这绝不是“零月薪”大行其道的借口。毕竟这一做法有悖常理,也不合法。按照劳动法和有关政策,只要劳动者付出劳动,就应当获得相应报酬。否则,将破坏就业生态,影响社会和谐,更遑论什么体面就业。

一些大学生容忍“零月薪”的前提是看能否有效提升能力、积累经验,或是否符合兴趣爱好、有利于长远发展。在这些美丽的饰词之外,估计还有一条“不足与外人道”的隐痛,那就是能否遮掩住“尚未就业”的面子。“男大当业”已是共识,如果毕业之后总也找不到工作,将会遭到另眼看待。有了一份工作,哪怕只是“白劳”,自己求个心安,对家人也有个交待。问题是,如果少数无良企业利用大学生急于就业和容忍“零月薪”心理,过度挤压求职者的薪酬空间,即使求职者个人可以容忍,只怕法律也不会袖手旁观。

时下,为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很多措施,其中对未就业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安排参加见习,由财政发给生活补贴,以解除他们后顾之忧。所以,对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转变求职观念,摒弃“攀高求大”思想固然重要,但同时还要审时度势,“待价而沽”,认清自我,发挥优势,莫为“无米”而折腰。对待“零月薪”,不妨果断说“不”,坚决“零容忍”。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