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成本成谜 水价如何挤水分
www.fjnet.cn?2010-06-03 08:54? 马九器?来源: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做医生久了,看人总是带有一种望闻问切的习惯;做警察久了,待人总是带有警觉习惯;做记者久了,做事总想刨根问底挖地三尺;做服装设计师久了,街上看到女士总要打量人家的三围。这样的经验也适用于一些公共事务,比如在公用资源成本公开问题上,过去对政务信息秘而不

宣的行政官员,突然走在公开的大道时,常常还会习惯性地迈着“不宜公开”的步伐。

就拿近期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水价成本公开座谈会为例,虽然水价被国家上升为资源价格改革的试点,尽管成本公开座谈会上各地自来水公司都一致赞成水价成本透明公开,但多数地方物价部门认为条件不成熟,因为水价中有很大比例成本为不宜公开的成本,比如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等等。

诚然,那些所谓“不宜公开”的成本,要么属于长期以来某些行政弊病,就像不合理的行政收费,要么属于“前任政绩后任负担”,比如超前投资,甚至可能还属于地方行政潜规则,做得说不得。可是,即便公开了,那又如何?天塌不下来。

说到“不宜公开”,水价成本里的那点敏感度,在政府账本公开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对于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当年很多地方也是前怕狼后怕虎,生怕这些曾经是国家机密的账本一旦公之于众,老百姓有质疑怎么办?里面的不合理支出怎么交待?万一被好事的民众、多事的媒体穷追猛打、人肉搜索,弄不好政府部门里还得弹掉一两顶乌纱帽,岂不是比窦娥还冤?

可是结果呢?国务院很多部门晒账本了,广州市政府晒账本了,四川一个落后的白庙乡政府也晒账本了……晒了后,民意汹汹、众说纷纭,横看成岭侧成峰啊,叫好的喝彩的不少,挑刺的揭短的也多。可是,太阳照常从东边升起,政府照样有条不紊地运转,顶多某些部门官员多挨几句纳税人的怨声而已,毛泽东当年不也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的话嘛。但凡进步但凡革故鼎新,没有不买单的道理。

如果真是摸着良心而论,那些“不宜公开”的水价成本后的重重顾虑,多少是杞人忧天了。千万不要低估公众的承受力,更不要低估改革开放30多年成长起来的民众的智商,价格成本神秘化给公众带来的心理焦虑和负面效应,要远远大于成本公开后的负面影响,一个目不识丁的老爷子,恐怕也懂得这样的社会规律。

如果不惮以恶意来揣测,一味地反对成本公开,动机实在令人疑窦丛生。这里可以现场点评一个案例,深圳水务局在编人员700多人,但人员支出高达1.3亿,比去年增加三千万元。要不是近日当地人大代表质疑而曝光,纳税人哪能得知。这样的公务成本肯定也属于“不宜公开”的成本,但“不宜公开”的理由不是什么无关个人的体制机制性难言之隐,而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部门或个人“小九九”。

水价成本公开是资源价格改革的“急先锋”,背后承载着无数民生期盼,这是水资源价格成本的荣耀和光荣,宁可前行试错,也千万别做扶不起的阿斗。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