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治天价药,应由第三方调查药品成本
www.fjnet.cn?2010-06-18 15:36? 吴睿鸫?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笔者认为,“新科”医保企业组团涨价的问题出在药价形成机制上。建议把药品成本调查权,交给没有利益嫌疑且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承办,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科学理性的调查、完善透明的程序,来完成药品成本的数据采集

去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就在各地纷纷开始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期间,记者发现,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涨价。从记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已经有30多个品种的药,价格出现了幅度不一地上涨。而从这些药品的涨价时机来看,大多数集中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6月17日《中国青年报》)

药企的药一旦进入国家新药品目录,不仅意味着企业产品将获得大量、稳定的政府订单,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将大幅下降,如此一来,药品价格理应下降,现在怎么反而上升了呢?

笔者认为,“新科”医保企业组团涨价的问题出在药价形成机制上。根据现有制度安排,所有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先由药企自行填报成本数据,列明各项成本,然后交由当地物价部门进行价格调整备案,最后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定价。

让药企自行填报成本数据,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是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完成规定动作的,但事实上,药品成本调查权被药企所操纵,药企可以“自由发挥”,想填多少就填多少。这不仅给药企创造了捏造“真实谎言”的机会,而且,也难以保障药品成本的真实性。再加上不少药企在当地都是纳税大户,靠着多年积攒的人脉关系,能够层层过关抬高价格,这样一来,发改委采集的价格数据就成了高价,降低药价的初衷就被打破。

倘若延伸分析,药价一直虚高不下,很大程度上与国家赋予药企成本调查话语权过大有很大干系,许多低价药“变个脸”,就能通过审批,成为高价新药。

虽然根据今年6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或者调整药品价格时,应当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组织专家审评或者论证,但这也让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质疑:中国上千个需要政府定价的药品,政府是否有能力和精力,去收集足够的信息,监测药品企业的生产成本?事实上,“天价”芦笋片的出现,正印证了物价部门在制定、监测药价,尤其在成本方面的能力局限性。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国家很有必要把药品成本调查权,交给没有利益嫌疑且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承办,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科学理性的调查、完善透明的程序,来完成药品成本的数据采集,这样不仅能保证采集数据的纯净,而且也能有效避免权力寻租,以及腐败行为的发生。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