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受污染的农村折射环境公平的丧失
www.fjnet.cn?2011-06-07 08:18? 刘敬文?来源:    我来说两句

南方都市报近日发表《建立“共享”愿景,走向生态文明》一文,指出乡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重视对乡村经济价值开发,却忽略了乡村的生态价值,从而使在乡村上的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没能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起生态价值共享的愿景。

农村受到污染,最直接受到损害的是当地农民的利益。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难以承受工业文明侵袭。潺潺的溪水散发着恶臭,塑料袋随风飘起挂在树梢,矿泉水瓶、玻璃瓶子散布在河沟,空气中是水泥厂排放的浓烟,这种图景早已在农村司空见惯。或许生活在城市里的你,在你印象中农村仍是世外桃源,是休闲度假、陶冶性情、远离喧闹的佳地。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他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飞速运转,农村早已不是生态系统中的孤岛,早已成为环境污染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环境正义的问题。环境正义指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同国家、地区、群体、个人之间拥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必须公平对等,体现了人们在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对其权利和义务、所得与投入的统一

农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直接带来环境问题上的社会分裂。经济的发展,让资本和生产资料越来越积聚到少数人的手里,两极分化加快,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是经济意义上的社会分裂。在环境问题上,也同样存在这种社会分裂。经济上富有的人往往能够躲避环境污染的危害,能够占有更好的环境份额。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富者一旦感到身体不适,解可能去医院就医,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贫者往往能拖延就拖延,能扛过去就扛过去,到了实在抵抗不过去,去医院就医的时候,往往早已并入膏肓。环境问题上的分裂又反过来加剧经济意义上的分裂。试想,在农村地区,在当前医疗保障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因环境污染而得病,幸运者花了全部积蓄治好了病,不幸运者因病返贫同时也难以逃脱死神的纠缠。不管怎样,经济上的弱者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后,生活状态会更糟。

农村环境正义的缺失,还来自于排放污染者与受到污染者之间的不对等。经济发展的成果很多被企业主所分享,而企业生产活动中排放的废弃物,却可能危害其他人的健康,企业中的底层工人因为可能最先接触,很有可能是污染物的最直接的受害者,但当废气通过高大烟囱拍放到大气中,废水排放到河流中,于是受害者范围再次扩大。当人们呼吸者被污染的空气,吃着被污染者河水海水中的鱼虾时,我们身体健康遭到的损害又有谁来替我们承担成本?很显然,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却可能不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在农村地区,就是很多村民成为各式各样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受害者,成为外地游客随便扔的废物的受害者。比如浙江德清血铅超标事件,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大连漏油事件,直接受损的不就是那些村里的孩子,那些乡村地区的河水,那些渔民维持生计发展养殖业的海洋?哪个旅游景区周围的农村,不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在农村地区,便是农民在抵抗环境污染上,显得尤为无力。这种无力,来自于医疗化学知识的缺乏,也来自于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缺失,还来自于经济上的贫困和政府在环境问题上责任缺失。在GDP是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衡量标准的情况下,让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和财政来改善农村环境,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要改变农村面对环境污染上的无助,政府必须改变惟GDP的发展观,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重视回应农民在环境问题上的诉求,切实建设农村的医疗保障机制,方能扭转农村地区环境正义缺失的局面。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