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三名状元“弃北选港”的看点在哪
www.fjnet.cn?2011-07-04 09:46? 王石川?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高考,北京3名女生以676分的相同成绩(不含加分),并列文科第一名。昨天,来自香港大学消息,3名女生全部选择去港大就读,并且全部获得每年16万港币全额奖学金。(7月3日《广州日报》)

3状元不约而同地选择香港大学,并不奇怪。香港大学在世界排名超过北大,并且提供优厚奖学金,就业率极高,甚至能达到100%,毕业生薪金体面,在港工作7年以上能获得在港永久居留权,等等。因此,不必将内地学子选择港校标签化,也不宜过度阐释这种现象。

据报道,香港高校大多从1998年、1999年开始在内地招生。最早把目光投向内地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变化始于2003年,当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但限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6省市;2004年,增加到10省市;2006年,又增加到20个。

由此可见,香港在内地招生的大学越来越多,人数越来越多,由于不少省市的状元“组团”投奔港校,一时竟引来港校“掐尖”的热议。掐不掐尖,暂且不说,从1998年到现在已经13年了,笔者期待权威部门调查一下,港校招生对内地高校产生了多大冲击,港校有没有鲶鱼角色?

每年的这个时候,不少内地高校如临大敌,采取措施应对港校竞争,比如向学子允诺,同样提供较高的奖学金。但是,这显然不够,比如有的学子“想尝试不一样的教育体制”,内地高校恐怕就无能为力。最关键的是,一方面内地生源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不少高中生直接选择到国外就读,再加上港校大举“北伐”,内地高校拿什么应对,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港校来内地招生,对内地高校是冲击,对内地学子也是考验。比如,有的状元尽管分数很高,但被港校拒绝。数据显示,2005年,在各省报考港大的学生中,有11个省的高考最高分考生被拒绝,比如,有位学生想报港大建筑系,但面试考官认为该生缺乏创意,是学建筑的大忌。

面对3名状元同弃北大选港大的现象,我们不必过于解读,也不必熟视无睹,引起社会热议是好事,可以促使我们探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