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让“城市良心”梗塞就是自我毁灭
www.fjnet.cn?2011-07-18 18:56? 罗竖一?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京市有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北京市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是一到三年一遇,这个标准解释起来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但是6月23日的强度达到128毫米,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所以会发生积水,北京市排水管网只有天安门那样的重点地区排水能力比较高,其它地区的排水能力较低,也就导致近几年会频繁发生积水。如果要提升排水能力,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最初的管网建设、城市规划等等。但是总结下来,每次积水主要是发生在京城西部地区,这是由于京城的西部地势造成的。

面对“城市建设排水系统跟不上以及维护不力,才造成如此严重积水,水务局方面怎么看?”的问题,北京市水务局则回应道:“全国普遍存在这种问题。排水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属于老古董了,但是城市管网的更新,面临诸多问题。有些地方虽然很老化,比如那些老旧城区胡同进不去,而且管网上边都有新的建筑群,但无法拆迁,所以老旧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同时,因为城市建设项目面临审批等,项目的建设也跟不上,导致排水系统建设滞后。”

对于“内涝”问题,武汉水务部门的回答是,武汉现有管网有的还是清朝年间修建,排疏能力退化严重。而专家则指出,以前在设计排水管网时,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等限制,管网和箱涵的口径很小。近年来武汉的排水设施和泵站建设,一直未纳入每年的城建重点工程名单,有关部门对此重视不够。以汉口为例,这个老城区在建国前铺设的排水管网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这期间该区域大部分房屋都经过了多次翻修, 但是排水管网还是当初的管网, 几乎没有进行过系统翻修。

诚然,无论是有关部门的作答,还是专家的解读,听起来都不无道理。

但就一定意义而言,让地下排水系统这一“城市良心”梗塞,其实就是自我毁灭。一个思维正常的成年人,甚至连众多的小学生都可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城市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等有关方面,给民众交的答卷是什么呢?

当然了,实事求是地讲,并非全国各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都是一塌糊涂。譬如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就走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前列。

尽管2011年7月2日到3日的暴雨,也使得青岛市内多处道路积水,但积水很快就不见了。

据媒体报道,在地下排水系统方面,百年前德国人在青岛主要街道下按照雨污分流的方式,铺设地下排水管道、修暗渠,雨水则由雨水专用收集管道汇入暗渠后流入青岛前海。青岛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离”的城市。到1905年,欧人居住区铺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在华人居住区,则铺设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巧妙的设计,颇富盛名的德式严谨,加上殖民当局严厉的威权统治,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高质量,使得这些100多年前的地下排水管道,至今仍可在暴雨中发挥良好的排水作用。青岛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吸取和承袭了德式排水系统科学的设计理念,广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规模改造、提升旧有管道。青岛市市政资料显示,1981—1990年间,青岛在市区新辟山东路、南京路等十多条道路时,道路建设前就首先铺设了雨、污水分流的排水管道。一份截至1990年底的青岛市排水管道统计资料显示,当时青岛市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其中污水管道310公里,雨水管道256公里,雨、污水混合管道30公里。

经了解,青岛的这一水平,至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前列。既然青岛可以做到,那么全国其它城市为何就做不到呢?难道要等着如汶川大地震一样,由于豆腐渣工程而枉死了那么百姓之后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吗?(文/罗竖一)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