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应该让青年公务员多“上山下乡”
www.fjnet.cn?2011-08-24 15:58? 钱桂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一场为期45天的“百村调研”实践活动,让中央国家机关71个部门633名青年干部首次大规模“上山下乡”,走进中国的田间地头。这些青年干部平均年龄30岁,61%以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此前几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们,“用双脚丈量土地”,分赴17个省36个县100个村,走访农户1512户,完成调研问卷1084份,与4522人次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与6000多名农村孩子对话,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8月23日新华网)

中央国家机关71个部门633名青年干部,应该说都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大多享受了中国最优质的教育,又经过最严格的考试进入中央国家机关。不过,他们“居庙堂之高”,却“处农村之远”;讲得了流利外语,却可能听不懂乡土乡音;常年埋头文山会海,对基层困难和群众疾苦体验不够。

人们对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三门”干部。这些“三门”干部的共同特点就是学历较高,而不谙民情却成为他们的软肋。他们因和基层群众接触不多,和群众的联系不紧密,不能够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和迫切需要,喜欢谈自我价值,对基层、对群众缺乏感情和服务意识。

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84.3%的人表示公务员确实应有基层经验,认为这有助于他们了解国情,更好履职。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已经在不断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特别是到西部基层去工作,这也与公务员考试强调基层工作经验是相呼应的。

必须看到,有关部门开展“百村调研”实践活动,让中央国家机关71个部门633名青年干部首次大规模“上山下乡”,意义非凡。因为若干年后,这些人有可能身处要职,常常是政策的制定者,如果基层经验缺乏,制定出来的政策难免会踏空,要么是指导性不强流于形式,要么是脱离实际无法操作。若被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更会由于“接地气”不足,而在科学决策上,存在某些“先天不足”。因此,青年公务员只有深入基层,才能零距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丰富人生阅历,才能掌握为人民服务的“实战”本领。

唐代张九龄提出“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这话在现在仍有借鉴意义。基层事务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青年公务员有朝气,但还需接地气。但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能多到基层去历练,充实实践经验,切实担当起国家发展进步“领头羊”的重任。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