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教辅乱象的背后是教育体制的落后
www.fjnet.cn?2011-09-04 21:36? 徐冬梅?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1年9月2日播出的央视《焦点访谈》揭露隐藏在教辅乱象背后的利益链,称发行环节的利润,最高可以达到书价的近一半;一半利润给各个地市县区教育局和各个学校,作为所谓发行宣传费,实际上就是回扣。

新闻中指明了各个环节所得到的利益,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征订和下发,其中有四个环节被曝光了出来。一,教辅的编写者;从中可以得到销售额5%的利润;二,出版社;出版社可以得到20%的利润;三,印刷厂;印刷费用是25%;四,新华书店;教辅到新华书店时的折扣已经是50%,而新华书店要扣除物流成本,还有一个是税费,这点新闻中没有指出来,而是直接说新华书店净剩利润。其实到了新华书店手中的教辅利润根本达不到新闻中的45%,再扣除上缴的国税,地税还有地方附加费,刨去给教育局和学校的23%,新华书店净剩的利润只有10%左右,这点新闻中也没有说明。尽管只有10%的利润,但这对新华书店来说,不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还是能上报到省里的考核指标之一,这种双赢的诱惑,是无法拒绝的。

我们再说教辅征订这事,国家七部委下达文件禁止征订教辅,笔者想说的是这种硬性规定,是否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今天的教育体制要求学生每天要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所以学生的手中有本教辅是必须的。新闻中提到学校因为新华书店给的利润低,所以私下找个体书商,暗箱操作引导学生买教辅资料,这样学校能得到40%的利润,而新华书店发行的教辅却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教师和学校的认可。这里指出的一点是,学校和教师是在逐利。一个是仅仅10%,另一个却是高达40%,高折扣的回报使学校和教师尝到了甜头。这种利益的诱惑下,学生被迫购买的教辅越来越多,而学校面对国家下发的文件,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至今我们国家的中小学课本还没有做到全免费,很多地方只是减免了学费,但书本费更是学生求学的一大难点。学费在学生的消费比例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每年交的书本费占消费的大半,为什么国家只减免了学费。我们国家现在被称作超级大国,可就是这个超级大国却始终伸手向学生要钱。纵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不但免去所有中小学生的书费和学费,并且还在学生上一年级开始,就免费向所有学生发学习用品,包括教辅资料,考试卷等,还有的国家每年向有学生的家庭提供孩子上学的一切费用。但这在我们国家,却还在收取学生的费用,更可恨的是,在利益驱使下,学校和一些有权力的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学生。

教育改革绝不是把学生当成摇钱树,我们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还不到GDP的4%,而三公消费却达到了23%。为了能培养优秀下一代,芬兰的学生上初中后,一定要被组织出国一次,而芬兰的教师是本国最神圣的职业,是最受尊敬的职业,在芬兰的教师更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可我们国家,教师沦落成金钱的奴隶,学校也成了蚕食学生和家长的黑洞。还记得一位教授爆出这样的雷语告诉自己的学生:在你四十岁时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这种赤裸裸的拜金者居然被说成是真实,还有人证明这种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方法。北大教授的雷语中,我们能看出现在教育体制对金钱的崇拜,更能看出当今的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无知。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利用学生做赚钱的工具时,这个国家的希望在哪?

教辅乱象的背后是利益作祟,但透过教辅乱象,我们更能看到的是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清华校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大校训的“思想自由,兼并包容”共同成为老师和学生自励自勉的格言,但今天思想的自由失去了,兼并包容的心态逐渐变成了崇金和纳臭的嘴脸。教育体制不改,乱象就不会止。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