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整治“潜行规” 监管不能“挤牙膏”
www.fjnet.cn?2011-09-04 21:44? 桑隅?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都将氯仿列为对人体有潜在威胁的可疑致癌物。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均被指含有三氯生,而这些产品成分中都未标有含三氯生。扬州一家牙膏生产企业主管称三氯生用在牙膏中一般作为防腐剂使用,是行业里通用的规则。

牙膏是人每天都要用的东西,而且跟人的嘴巴直接接触,跟食物与人的亲密度差不多,如果它不卫生,那对人的危害就太大了。现在外国研究人员认为牙膏里的三氯生,有可能致癌。以牙膏的重要性和使用率来说,虽然是疑似,也不能掉以轻心。

按照牙膏新国家标准,其中,三氯生被列入允许添加的防腐剂中,但明确不得超过0.3%。虽然国家允许添加使用,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有的产品在成分栏中并未标识有无三氯生。二是即便有的标注三氯生,但没有标出具体含量,符合不符合0.3%的上限,看不出来。而且,就算不符合要求,监管部门能不能检测出,这也是个问题。根据经验,有标准,没检测标准的不少,比如,按规定,配制醋的醋酸不能低于50%,但规定有了,却没有检测标准,达不达标,监管部门没办法弄清楚。

在我国,牙膏里使用三氯生是行规。既然是行规,说明很多从业者都在用,但这个行规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需要有标准来衡量,有办法来鉴定,如果没法衡量和鉴定,行规的作用就存疑。

俗话说,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在我国,从古到今,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规。行规如同乡规民约,它是行内的一些约定俗成或者公认的规则和准则,以约束从业者的行为,引导从业者的作为,保证行业的秩序。按理说,行规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些正大光明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却有一些行规却是违法违规的,变成了隐秘的,上不了台面的“潜行规”、“潜规则”。这些“潜行规”、“潜规则”随处可见,医生拿回扣,老师收红包等等都是。其中,食品行业“潜行规”、“潜规则”尤其盛行,危害最大。比如,给动物吃瘦肉精,牛奶里添加三氯氰胺,用地沟油做饭,使用“药水”涂改食品保质期等等,食品领域的这些潜行规,不但危害了公众的身体健康,也重创了食品行业的信誉。

“潜行规”、“潜规则”之所以大行其道,一方面,它们是一些从业者赚不法财,黑心钱的工具。以地沟油为例,北京有数千人从事这一行当,年产值几个亿。利益之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标准滞后,监管缺失。牛奶企业添加三氯氰胺由来已久,但有关标准和相应监管,却如同白纸,最终导致了问题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爆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要整治“潜行规”、“潜规则”,除了行业自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以“明标准”来挤压“潜行规”的滋生蔓延。此外,还要及时对违法违规的行规、规则进行清理,这一方面需要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执法要严,监管要雷厉风行地打击“潜行规”、“潜规则”,而不能像“挤牙膏”似的,没力度,慢吞吞。

既然,三氯生有可能带来健康隐患,那么牙膏业的这个行规,就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千万不要让它在存疑中继续“潜伏”下去,搞不好,它会成为又一个三氯氰胺。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