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权力渔利是教育乱象难治之源
www.fjnet.cn?2011-09-06 21:48? 庄之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9月2日央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揭露隐藏在教辅乱象背后的利益链:发行环节的利润,可达到书价的近一半;各个地市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分享利润,作为所谓发行宣传费,实际上就是回扣。(据9月3日央视网)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教辅开始泛滥成灾,到如今更是几成过街老鼠,学生不堪其苦,家长无可奈何。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治理教辅乱象,然而收效甚微,依然乱得离谱。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问题其实早有答案:原来是教育主管部门自己深陷其中,既充当监管者,却又是利益攸关者。教辅泛滥的乱象久治无果,当然矣。

从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披露的情况来看,教辅销售的利益链条把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书店、书商等串联在一起,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成了利益共同体,在利益面前潜规则大行其道,明规定形同虚设。

处在这个链条最上游的教辅编写者虽然只获销售收入5%左右的版税,但也获利颇丰。以漳州的《创新优化学习》系列丛书为例,仅仅这一套教辅每学期的销售额就超过2600万,一学年就超过5000万元。按照5%左右的版税计算,每年仅仅是这样一套教辅就能给编写者漳州市教育局普教室带来250多万元的收入。而在高达近五成的发行环节利润中,又有23%的利润作为回扣支付给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由此可见,教育部门也是教辅这个利益链上的重要获利方。

对于学校来说,除了要买新华书店和教育部门统一征订的教辅书,也会从书商那里以低至三折的价格购买学校老师指定的市场上的教辅书。根据行业规则,从书商那里进书,学校获利更加可观。这样,一个学生同一个学科有多种教辅材料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因为长期以来都有权力这只无形之手直接染指渔利,对教辅乱象的治理效果也就不能有所指望了。

而被利益绑架的不仅是学生家长的钱包,还有教师的形象、教育部门的公信力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无独有偶,目前在教育界还存在另一种与教辅乱象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乱象,就是“择校费”现象。

“择校费”现象由来已久,早已在全国遍地开花,产生的大背景是长期以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投入不均,人为制造了少数名牌学校和大量薄弱学校。

而在小升初领域更是成了收取择校费的重灾区。这跟20世纪90年代末期教育部门宣布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电脑派位、就近入学的政策直接相关。

这个政策的初衷原为减轻小学生负担、减轻升学竞争,但从实际效果上看,却反而极大加剧了小升初阶段的招生无序和收费乱象。但凡家长有一点能力的,都会给孩子选择好一点的学校。电脑派位变成了弱势家长的没有选择的选择。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