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临时工”发飙“正式工”怎样
www.fjnet.cn?2011-09-21 09:06? 李光金?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9月16日,网上一段名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城南派出所女警察发飙”的视频疯传,一名身穿警服的女子在派出所办公区高声冲市民发飙,并朝市民身上扔文件。当地媒体昨日称,视频中“服务态度欠佳”的户政员为聘用人员,已被辞退。

事情总是如此巧合,出事了,曝光了,“临时工”便“应运而生”了。全国各地的“临时工”“前赴后继”,随之受伤的主要是有关部门的公信力,自始至终没有赢家。可以说,即使犯事者的身份属实,事发之后也很难治愈政府部门的公信之伤。“临时工”不过是整个话题的引子,事件发生到现在,公众质疑的并不只是有关部门拿临时工顶罪的可能,最重要的还是有关部门,特别是一些公共服务窗口的服务态度问题。不得不承认,当前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拿着纳税人“发”的工资,穿着光鲜亮丽的制服不务正业,不仅仅尸位素餐,而且反过头来打骂衣食父母,这事儿不管发生在谁身上,都会气不过。

我们似乎已经步入“标签化”时代,“临时工”与“富二代”“官二代”一样,成为“万众瞩目”的群体。深究细查会发现,群体被“标签化”背后,是公众的普遍焦虑,以至于每次“小摩擦”都会刮起一股舆论“大旋风”。有人就表示,连一个派出所的“临时工”都如此狂妄,“正式工”岂不可以“大闹天宫”?很显然,网友用的是一种戏谑的口吻,但仔细想想,这也不是毫无道理的揣测。在很多机关单位,与正式的在编人员相比,临时工不过是个办事员,自知饭碗没有那么“铁”,为人处世相对谨慎,比较而言,在编人员才更有发飙的“资本”,公众担忧也在情理中。

所以,处理当事人时,是否“临时工”只需依法依规即可,这是治标,最终还需治本,彻底改造当前有些部门“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的土壤。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