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假期公车“跨国执法”,谁这么张狂?
www.fjnet.cn?2011-10-09 07:08? 钱桂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4日,有网友在老挝万象旅游时意外地发现了一辆牌照是云E84547的吉普车,不过这辆车并非私家车,其车身上喷有“农业执法”字样,很显然,这是一辆公务执法车。这位网友在看到此车后,拍下照片并传到了网上 ,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微博及论坛纷纷进行了转载,而这辆农业执法车也在网上迅速蹿红。拍照的网友感慨“执法者真敬业,国庆节都不休息,还跑到国外执法工作,这就是‘国际主义’吗?”(10月8日半岛网)

农业执法车国庆期间都不休息,还跑到国外去“执法”,如此“国际主义”精神,难怪会令网友赞叹!媒体时不时地曝光公车私用现象,涉及党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如此大面积的车轮腐败,说明我国在治理公车私用上成效并不大。

公车是公共资源,以公车私用为代表的公车腐败,违法违规,违背民众意愿,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和侵占。公车治理的好坏,直观体现着一地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事关重大,小觑不得。

在我国,一个小小的职员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开着公车办私事,而在国外,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根本别想动公车的邪念。施罗德在担任德国总理期间,每逢周末竟然要开自己的破“大众”车,而不能使用政府配的高级防弹轿车――只因不愿背负“浪费纳税人钱”的恶名。倘若真的公车私用了,后果很严重。2009年,意大利锡耶纳省省长布赞卡用公车送妻子赴外地旅游,尽管自己支付了汽油费,还是被法庭以“侵吞公款罪”判处了六个月徒刑。

公车私用的直接动机当然是为了个人利益,认为揩公家的油合算。只有当这种揩公家的油的行为的风险大大超过其收益的时候,公车主人的自私动机才能得到遏制,“公车多动症”才能消除。我国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按照刑法对贪污的定义,公车私用算不算贪污?公车显然属于财物,公车私用不就是非法地取得公车这种财物吗?

治理公车私用的关键,在于公车私用的责任与后果。如果问责不到位,处罚轻描淡写,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只能是问题依旧、顽症依然。农业执法车都跑到国外去了,这事让外国人听起来像笑话,笑话的背后是腐败的蔓延,是纳税人血汗钱的流失,治理公车私用咋就这么难呢?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